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8分)

自然带类型

主要气象灾害

暴雨洪涝、干旱

寒潮

主要气象灾害形成原因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小题1】

自然带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分)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

主要气象灾害

暴雨洪涝、干旱

寒潮

主要气象灾害形成原因

夏季风的不稳定,造成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量大(2分)

中部平原纵贯南北,高纬寒冷空气易长驱直入(2分)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1分)

乳蓄业(1分)


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确定甲是我国的长江中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是美国的五大湖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再结合表格提示来回答;

【小题2】A是武汉市,其与芝加哥两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的异同点结合图中河流、湖泊和铁路交通来回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面试题。

甲、乙两图所示区域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成因分别是

A.甲——暴雨、洪涝、干旱——夏季风不稳定;乙——寒潮——地形

B.甲——伏旱、台风——反气旋,气旋活动;乙——暴雨——寒潮

C.甲——春季低温、寒潮——冷空气活动;乙——飓风——海陆分布

D.甲——风沙、盐碱——气候、地形;乙——干旱——海陆位置

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分别是

A.甲——混合农业——地形、交通、市场;乙——商品谷物农业——地形、人口、技术

B.甲——农耕区畜牧业——饲料、地形、市场;乙——大牧场放牧业——气候、交通、市场

C.甲——立体农业——地形、气候、土壤;乙——粗放畜牧业——气候、地形、水源

D.甲——水稻种植业——气候、地形、水源;乙——乳畜业——气候、市场、交通

武汉、芝加哥两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矿产资源、历史因素       B.水运、陆路交通

C.市场、政治因素           D.科技、环境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比较图中M、N两条河流水系特征的差异(至少回答4点)。(4分)
(2)分析图中M、N两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及其原因。(4分)
⑶分别说出甲图M河和乙图N河航运价值低的主要原因(2分)
(4) 萨赫勒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           __。乙图N河流流域则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分)
⑸分析甲图中A处水修建利工程后,大坝上游库区、下游河流水文特征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暑假作业(四)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和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指出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4分)

甲图:                             ;乙图:                            

(2)比较武汉、芝加哥两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的异同点。(4分)

1949年洞庭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积和大量围垦,到1997年其面积只有2691平方千米,缩小了近40%。

(3)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明针对该问题应采

取的主要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南昌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1-3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成因分别是

A.甲——暴雨、洪涝、干旱——夏季风不稳定;乙——寒潮——地形

B.甲——伏旱、台风——反气旋,气旋活动;乙——暴雨——寒潮

C.甲——春季低温、寒潮——冷空气活动;乙——飓风——海陆分布

D.甲——风沙、盐碱——气候、地形;乙——干旱——海陆位置

2.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分别是

A.甲——混合农业——地形、交通、市场;乙——商品谷物农业——地形、人口、技术

B.甲——农耕区畜牧业——饲料、地形、市场;乙——大牧场放牧业——气候、交通、市场

C.甲——立体农业——地形、气候、土壤;乙——粗放畜牧业——气候、地形、水源

D.甲——水稻种植业——气候、地形、水源;乙——乳畜业——气候、市场、交通

3.武汉、芝加哥两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矿产资源、历史因素       B.水运、陆路交通

C.市场、政治因素           D.科技、环境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