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2分)

(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                  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6分)

(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4分)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12分)

(1)(2分)箭头指向左,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2分)。

(2)(6分)庐山(2分)  对流(2分)  多发生在夏秋午后(2分)

(3)(4分)流水(2分)  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 (2分)

(4)(12分)

   成因不同:

   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2分)。

   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2分)。

   治理措施差异:

   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2分);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2分)。

   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 (2分)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

材料二:图中M、N两省(区)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统计表。

省区(区)
土地面积(km2)
实有耕地面积(千公顷)
水田(千公顷)
旱地(千公顷)
M
176000
1840.0
768.4
1071.6
N
167000
2308.4
1946.8
361.8
 
(1)分析①地气温年较差小于图中同纬度地区的原因。(4分)
(2)简述与N省比较,M省实有耕地面积和耕地结构的差异。 (2分)
(3)R省(区)人口密度由中部和北部向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减小,呈明显的“U”型分布,试分析中部、北部人口密度大的原因。(6分)
(4)图中R、N两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地,试简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长沙四县一市高三三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单位:℃)分布图。

材料二:图中M、N两省(区)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统计表

省区(区)

土地面积

(千平方米)

实有耕地面积

(千公顷)

水田

(千公顷)

草地

(千公顷)

M

176000

1840.0

768.4

1071.6

N

167000

2308.4

1946.8

361.6

(1)分析图示地区纬度25°~26°之间气温年较差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8分)

(2)M省与N省相比,耕地结构有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3)图中R、N两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试简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单位:℃)分布图。

材料二:图中M、N两省(区)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统计表

省区(区)

土地面积

(千平方米)

实有耕地面积

(千公顷)

水田

(千公顷)

旱地

(千公顷)

M

176000

1840.0

768.4

1071.6

N

167000

2308.4

1946.8

361.6

(1)分析图中纬度25°~26°之间气温年较差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8分)

(2)M省与N省相比,耕地结构有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4分)

(3)图中R、N两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试简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江西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

材料二:图中M、N两省(区)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统计表。

省区(区)

土地面积(km2)

实有耕地面积(千公顷)

水田(千公顷)

旱地(千公顷)

M

176000

1840.0

768.4

1071.6

N

167000

2308.4

1946.8

361.8

 

 

 

 

 

(1)分析①地气温年较差小于图中同纬度地区的原因。(4分)

(2)简述与N省比较,M省实有耕地面积和耕地结构的差异。 (2分)

 (3)R省(区)人口密度由中部和北部向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减小,呈明显的“U”型分布,试分析中部、北部人口密度大的原因。(6分)

(4)图中R、N两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地,试简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泗县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每年的8月底到11月初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季节工,其需求量大约在50万人左在,其中以河南和四川农民工最多。

(1)描述图示中部区域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影响其形成的区位因素(3分)

(2)该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什么?简要分析摘棉季节工的流动对图示区域和输出区的益处。(6分)

(3)T处为我国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起点,简述该工程对T所在省区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