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符合上图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 | 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 |
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 | 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 |
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 | 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 |
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 | 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位于中纬度 | B.③④两地位于东经度 |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
A.a=b=c=d | B.b=c>a=d | C.b=c>a>d | D.d>c>b>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回答下题。
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的正确说法是
A.图中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最突出的石化基地是② |
B.①地工业区重点发展钢铁、石化、海洋化学、高档轻纺等工业 |
C.国内经济腹地狭小③地工业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
D.④地工业区电子等新兴工业和轻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工业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左图表示我国某地区林内与林外气温差值,右图是该地冬季情况示意图(阴影部分是林地,空白部分是均质裸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A.林内气温总是低于林外气温 | B.冬季林内外气温差值大 |
C.在夏季的调节作用最明显 | D.林内昼夜温差比林外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夏季风前沿决定着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其风力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下图示意我国110°E—120°E夏季风前沿纬度位置的进退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夏季风最强和最弱的年份分别是
A.1953年、1985年 | B.1975年、1993年 |
C.1965年、2000年 | D.1980年、1956年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 B.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C.季节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 D.区域差异较小 |
A.1985年受锋面雨带影响近两个月,洪涝灾害严重 |
B.1975年夏季长期受反气旋影响,出现严重的旱情 |
C.1995年7月份多暴雨洪涝灾害 |
D.1953年由于夏季风强盛,河流汛期最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盛行风向转变指数公式:IS=(F1-F7)+(F′7-F′1),其中F1与F7分别表示1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7月的频率,F′7与 F′1分别表示7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1月的频率。下图示意中国近地层盛行风向转变指数(IS)最大值的分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地北部闭合等值线内的“IS”最大值可能为
A.25 | B.0 | C.-15 | D.-25 |
A.a地四周地形封闭,冬夏季风不能到达,因此IS最大值很小 |
B.b地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明显,因此IS最大值很大 |
C.c地IS最大值较同纬度东部小,主因是植被茂密阻挡了季风 |
D.d地IS最大值较同经度北部大,主因是地形阻挡了东南季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左图示意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右图示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属于右图中的
A.I型 | B.Ⅱ型 | C.Ⅲ型 | D.Ⅳ型 |
A.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
B.197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
C.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
D.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
A.消费市场扩大 | B.原料供应充足 |
C.劳动力廉价 | D.技术水平较高 |
A.环境污染加剧 | B.就业压力增加 |
C.人口向内地集中 | D.产业升级加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下面图表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表格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