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

A.水力资源丰富B.含沙量大C.有冰期D.流量小

A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曲折东流入渤海;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东海。黄河和长江上游河段大部分经过高原、高山、峡谷地带,水流湍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许多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衡,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因此需要大规模的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读“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资源类型,其中序号③、④分别为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序号对应调配的资源类型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①——西电东送,北、中、南三线均为水能发电

B.②——南水北调,其东线工程水量最丰富,但全程需抽水北上

C.③——西气东输一线,西起新疆轮南,东至长江三角洲

D.④——西气东输二线,主气源地来自中亚国家,目标市场以珠三角为主

下列有关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黄淮海平原缺水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南水北调的唯一受水区

B.黄河、长江和珠江(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将资源优势可转化为经济优势

C.西气东输二线可增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实现共赢

D.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只能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选修) 题型:选择题

我国许多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衡,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因此需要大规模的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读“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资源类型,其中序号③、④分别为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序号对应调配的资源类型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①——西电东送,北、中、南三线均为水能发电

B.②——南水北调,其东线工程水量最丰富,但全程需抽水北上

C.③——西气东输一线,西起新疆轮南,东至长江三角洲

D.④——西气东输二线,主气源地来自中亚国家,目标市场以珠三角为主

2.下列有关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黄淮海平原缺水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南水北调的唯一受水区

B.黄河、长江和珠江(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将资源优势可转化为经济优势

C.西气东输二线可增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实现共赢

D.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只能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降雨量的50%—80%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洪涝灾害主要是由暴雨造成的。如1931年、1954年、1991年以及2003年的全流域性大水,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淮河干流全长1 000千米,总落差约200米,平均比降小,尤其是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速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

  黄河夺淮后,扰乱了淮河原有的水系,淤塞了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淮河水患。

  随着当地人口的持续增长,人与水开始争地。人们围湖垦田,使淮河流域湖泊与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度下降。

  据记载,近500年间,淮河流域共发生水灾350次。近半个世纪以来,平均每隔11年,淮河就发生一次大洪水。

(1)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2)(多选)下列措施中,适合在淮河流域治理中实施的是(  )

A.开挖入长江水道              B.防止凌汛泛滥

C.上游植树造林               D.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