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土壤侵蚀剧烈。20世纪80年代初朱显谟院士提出了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即:“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城”,这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近20年来,随着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黄河输沙量呈整体下降趋势(下图),人类活动对黄河泥沙减少的贡献率已达到80~90%。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旱作农业产区。以苹果产业为例,2017年陕西省苹果产量达1154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是全球最大的集中连片种植区,逐步形成千亿级苹果产业。有专家指出,当地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化率提升,对恢复黄土高原植被起到重要作用。

(1)说明“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达到综合整治的原理。

(2)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影响黄河输沙量的因素。

(3)任选两个角度,阐述黄土高原种植苹果的自然区位条件。

(4)解释城市化推进有利于黄士高原植被恢复的原因。

【答案】(1)入渗拦蓄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暴雨洪水和水土流失;拦蓄水源增加土壤水量,促进植被恢复,缓解农业旱情。

(2)水库建立,蓄水拦沙;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减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导致)河流径流量变化,影响携带泥沙量。

(3)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升品质,但冬春冻害多发,导致减产:降水总量偏少,季节分布不均,制约产量,但空气湿度较低,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保证绿色安全:高原沟壑多,利于拦水排水,但不利于推广机械化生产:黄土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利于根系生长,蓄水保肥能力强,富含矿物质,提高苹果品质,但抗侵蚀能力差,易水土流失:当地为传统农业产区,污染小,水质好,但水量受降水影响大,早涝频发。(每个要素的利弊两方面各2分,答两因素以上的,按得分高的两个因素给分)

(4)城市化提升,农业用地减少,荒地破坏减少;城市化提升,对苹果等水果需求增多,促进种植业和畜牧业向苹果种植转化;城市发展注重区域绿化;城市化带动周边农村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减少薪炭林的砍伐(每点2分,任达三点得6分)。

【解析】

考查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1)“入渗拦蓄”起到“削锋”和“补枯”两个作用,丰水期将地表径流转换为地下水,减轻水土流失,枯水期地下水促进植被恢复,缓解农业早情,实现均衡利用水资源的效果。

(2)据材料可知各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泥沙减少的贡献率已达到80~90%”,说明人类活动对黄河输沙量影响很大,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是影响泥沙来源最重要的两种方式;由图可知,径流量和输沙量具有相关性。

(3)区位条件要分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同样的区位因素,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不同作用,故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四个方面的利弊进行阐述。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升品质,但冬春受冬季风影响大,冻害多发,导致减产;降水总量偏少,季节分布不均,水资源分配不均,制约产量,但空气湿度较低,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保证绿色安全;黄土高原高原沟壑纵横,利于拦水排水,但不利于推广机械化生产;黄土高原黄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好,有利于根系生长,蓄水保肥能力强,富含矿物质,提高苹果品质,但抗侵蚀能力差,易水土流失;当地为传统农业产区,污染小,水质好,但降水季节变化大,水量受降水影响大,旱涝频发。

(4)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们主动植树造林,城市化提升,农业用地减少,荒地破坏减少;另一个是减少植被破坏,自然恢复,后者是主要方式。城市化推进使得当地人们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消费方式由薪炭林转变为天然气,减少植被破坏,加上城市的绿化效果和消费能力提升,对植被恢复和平果树种植都有促进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毗邻我国西南边境的“金三角”地区,是世界毒品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从1991年开始,这里就禁止种罂粟,“生活中永远的大烟花”已在东部专区消失。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甘蔗林以及稻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分析,罂粟的生长需要的自然条件有

①丰富的劳动力②高温多雨③肥沃的土壤④交通闭塞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2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B.水稻种植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誉为“塞上江南”,纵横交织的沟渠是该地区重要的人文特征。下图为河套地区区域图和河、渠分布示意图。

结合图文信息,推测图示区域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选择最突出一种生态环境问题,说出其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广东肇庆市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该地主管部门将每年的10月3日定为“卧佛含丹”节。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卧佛含丹”节这天,“驴友”小王正在湖畔观赏这一地理奇观,此时,他的身影朝向(  )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2小王准备回去后向其他“驴友”推荐这一奇观,并带领他们来观赏。小王应该哪一天带领他们来观赏比较恰当(  )

A.3月11日B.6月12日C.7月2日D.12月12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珠江三角洲某市城镇人口的发展特征是人口增长与收缩并存。 下国为该市2008-2014年4种类型城镇空间分布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空间分布来看,该市城镇人口发展总体格局是( )

A.西部快速增长为主B.北部缓慢下降为主

C.东部快速增长为主D.南部缓慢下降为主

2增长类型城镇的人口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原因是( )

①吸引资金、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集聚②较早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商贸

③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吸引人口集聚④通过“机器换人”等手段,改进生产环节

⑤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⑤

3目前该市城镇人口的特征是( )

A.人才引进政策提升户籍人口素质B.性别比失衡严重,呈现男少女多

C.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增加D.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比重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推测黄河乌海至磴口河段流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正在加快推动能源应用转型。例如,德国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激励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同时将补贴通过终端电价进行疏导,推高了整个社会用能成本,由于德国家庭收入较高,人民群众对高昂的电费并不敏感。美国凭借在页岩气开采技术方面的突破,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大力推动天然气替代。近几年,我国能源转型也进入了关键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非化石能源增长绝对数量超过美国和德国

B.我国能源消费增量高于德国,与美国持平

C.科技水平高使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远低于美国和德国

D.我国非化石能源增速最快,短期内占比会超过化石能源

2据图文资料可知,我国能源转型( )

①近几年步伐较慢 ②需国家财政支撑

③需加大科技投入 ④需大幅提高终端电价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我国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对于煤电不可采取过激措施是因为煤电( )

①可调节风电与光伏发电的电量 ②发电工艺水平高,产值大

③从业人员多,有利于稳定就业 ④发电成本低于风电和光伏发电

⑤占比高,对稳定经济意义重大 ⑥是我国很多省份的支柱产业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某日12:00的等压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图中,关于ABCD四处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AA>B>C>D

B.B>A>C>D

C.D>A>B>C

D.D>C>A>B

【2】若图中C、D两处分别是陆地和海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该地吹北风

B.此时C处达到一天中的最高气温

C.此时该地吹陆风

D.此时B、D之间以上升气流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8年7月初,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地区持续高温晴朗天气。8月10日凌晨,塔县的两大河流之一——叶尔羌河上游突然爆发了严重的洪水。下表为塔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单位:平方千米),下图是塔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本次爆发性洪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大气降水丰富,汇流量大B.山地地形崎岖,排水不畅

C.持续高温干燥,融雪量大D.湖水水位上升,堰塞湖垮塌

22000—2010年,塔县的( )

A.人类活动范围变小B.植被覆盖度提高

C.高山雪线海拔上升D.湖泊总面积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