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等流时线是指流域内径流能同时到达流域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图上可做出许多条汇流时间的等值线,使得在同条等值线上的水质点能在该汇流时间同时集中到流域出口,这就是等流时线图(如图)。读图(图中数值为相对值)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般距流域出口越远, 汇流时间长

B. 等流时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一致

C. 等流时线越密,说明流速越快

D. 等流时线平直,说明地形坡度变化大

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 )

A. 图示流域内,a、b等流时线之间植被覆盖率最高

B. 图示流域内,c、d等流时线之间地形最平坦

C. 图示流域内,等流时线数值大小与流量无关

D. 甲、乙、丙三河段,甲河段落差最大

【答案】

1 A

2 B

【解析】

试题

1】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距离流域出口越近,等值线越小,而逐渐向河流上游递增,故A正确。图示等流时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B错误;等流时线越密,表示单位时间里水流距离越近,即流速越慢,C错误;等流时线较平直,表示流速稳定,应表示地形坡度变化小,D错误。

2】结合上题分析,图示ab等流时线之间,等值线较稀疏,表示流速较快,应表示植被覆盖率较低,A错误;图示cd等流时线分布最密集,表示流速最慢,反映地形最平坦,B正确;等流时线的分布直接反映流速的差异,C错误;河流落差大,应流速快,故等值线应最稀疏,图示甲、乙、丙三处等值线最稀疏为乙处,乙处落差大,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盆地位于最东面

C.盆地都位于暖温带

D.盆地位于季风区

【2】下列关于盆地和盆地相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盆地和盆地内能源资源丰富,但种类差异大

B.都属于外流区域,都有闻名于世的农业灌溉工程

C.两地所建林业生态工程的生态作用差异大

D.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都以风力和流水作用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它不仅成为西气东输的能源通道而且近年来风能、太阳能开发力度日益加大。在河西丝绸之路上,古代托运货物的牲畜主要是骆驼和马匹。

材料二:下图是古河西“丝绸之路”路线图

(1)根据材料,简述河西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交通要道的有利自然条件。

(2)根据材料,分析河西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交通要道的社会经济保障。

(3)指出驼队和马帮途径河西丝绸之路时,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

A. ①②③④B. ③④②①C. ②③④①D. ④③②①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A. B. C. D.

3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 增强太阳短波辐射B. 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

C. 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 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可将几根等压线用一条锯齿形线连结起来,称之为地形等压线。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与冷空气一侧,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山地迎风面气压比背风面气压高的原因是

A. 迎风面气温高 B. 迎风面气流下沉

C. 迎风面暖空气堆积 D. 迎风面冷空气堆积

2图示季节和山脉位置最有可能是

A. 冬季 ① B. 冬季 ②

C. 夏季 ① D. 夏季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分别为地球公转、月球公转示意图和我国北方某朝阳房屋阳光照射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的 作用所致。

(3)此图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4)当室内墙上的钟表到11:40时,屋外人的影子最短,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5)地球公转到图中A、B、C、D处中的 点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最小;在 点位置时,房屋所在地的白昼最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被称为安徽省内“南水北调”的引江济淮工程,已被列入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该工程线路的总方向是从长江入巢湖,在巢湖西岸上岗,穿越江淮分水岭,经瓦埠湖入淮河。输水干线全长约330千米,多年平均引江济淮水量约10亿立方米,将大大缓解沿淮及淮北地区与豫东和鲁西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是一项集水利、环保与航运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

(1)简述引江济淮工程对淮北平原小麦生产的意义。

(2)分析该工程对沿途河湖及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

(3)简述该工程对途经区域交通运输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左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此图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陡崖M最大落差(米)为:

A. 198 B. 290 C. 380 D. 450

2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3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

A. 东北方向 B. 正东方向 C. 正西方向 D. 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陆人口为13.39亿人,比第5次人口普查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而1990年到200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1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09%。死亡率为0.68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528%。

材料二: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1)据材料一描述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大约在_____________年开始出现。简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