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杭州(30°N,120°E)和甲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完成(14分)
⑴这一天杭州的昼长为 小时;甲地的昼长为 小时;两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为 小时;两地的时差为 小时。(8分)
⑵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2分)
⑶甲地日出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2分)
⑷该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2分)
A、北京 B、海口 C、新加坡 D、悉尼
⑴ 14 ; 12 ; 3; 10 (8分);
⑵ 0°, 30°W(2分);
⑶ 15°N,60°E(2分);
⑷ B(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观察,杭州5时日出,19时日落,昼长为14小时;甲地北京时间16时日出,次日4时日落,昼长为12小时;甲地和杭州同处在白天的时段为16-19时,两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为3小时;甲地昼长为12小时,日出为当地时间6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0小时。
(2)根据上题分析,甲位于赤道;甲地比北京时间晚10小时,应位于北京偏西,与北京相差150°,甲经度为30°W。
(3)甲地位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7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甲地日出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5°N,12时所在经线为60°E,太阳直射点的位置(15°N,60°E)。
(4)该日太阳在北半球,直射15°N,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海口位于20°N,离直射点近,故选B项。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位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遂川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某区域图,AB为晨昏线,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河流位于 (南、北)半球。其流向是 ,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 ;则该河流发源的山脉成因为 。
(2)此时北京地区的昼长与武汉相比,北京地区的昼 (长或短);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时间17时,
则北京地区的昼长大约为 小时;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宜春奉新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吉安县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四座重要山脉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山脉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 )
A.甲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乙山脉是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丙山脉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D.丁山脉是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2.山脉两侧气候类型相同的山脉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吉安县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湖水中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以及气候的变化, 下图所示为青海湖近1.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
A.3900年 B.6500年 C.8100年 D.1万年
2.与其它阶段相比,湖水盐分含量最低时期的气候特征可能是( )
A.冷干 B.温干 C.热干 D.温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市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冬至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地点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① | 7∶15 | 18∶45 |
② | 3∶00 | 17∶00 |
③ | 21∶20 | 6∶40 |
④ | 11∶20 | 0∶40 |
1.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2.表中③地位于②地的 (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3.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869万km2,人口2300多万,经济发达。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互补性强,有很好的合作前景。目前中国己成为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下图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的分布图,下表为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及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工矿产品构成表。
(1)说出澳大利亚冶金工业中心的主要布局特点。 (4分)
(2)从经济合作互补的角度,分别指出中澳两国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镇江崇实女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山东省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最近,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
材料二:
(1)日、韩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 ) (1分)
A.接近市场 B.接近劳动力
C.接近廉价的土地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2)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的优势在哪里?(3分)
(3)产业转移对山东的发展有何意义?(3分)
(4)山东在吸引产业转移时应该在环境方面注意哪些问题?(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盐城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读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图及P点的流量变化曲线(b)图,完成下题。
1.在流域开发的Ⅰ→Ⅲ过程中
A.流域面积增加B.含沙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洪峰频率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相同的降水过程,则三个阶段P处流量变化曲线与b图中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A.Ⅰ- ③B.Ⅱ- ①C.Ⅱ- ② D.Ⅲ-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