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体型巨大,凶猛。嗅觉极为灵敏,皮肤呈黑色,可从北极熊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肤看出皮肤的原貌,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外观上通常为白色,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 km/h,是非常出色的游泳健将,活动范围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它们主要捕食海豹,也捕捉海象、白鲸、海鸟、鱼类、小型哺乳动物等,在夏季它们偶尔也会吃点浆果或者植物的根茎。2016年12月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的数量到本世纪中期可能减少超过三成。
(1)北极熊为什么能在北极地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2)北极熊的迁徙规律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迁徙?
(3)气候变暖对北极熊有什么影响?进而对当地居民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北极熊体型巨大,体内有厚厚的脂肪,可以御寒。皮肤为黑色,便于吸收热量。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外观上通常为白色,既不易散热,也便于隐蔽,从而不被捕食对象发现。体型巨大、凶猛,嗅觉灵敏,奔跑速度快,善于游泳,在浮冰环境下捕食能力强 (2)秋季,北极熊向北迁移到北部(较高纬度)的浮冰上,冬季就在浮冰上活动和捕食;春季,北极熊向南迁移到陆地的森林里,夏季在森林里生活和睡觉。原因:冬季气温较低,北冰洋大部分海域结冰,便于北极熊捕捉海豹等食物,在体内形成厚厚的脂肪御寒。夏季气温较高,海冰消融较多,不便于捕食,北极熊回到较低纬度陆地森林里生活和睡觉,消耗冬季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3)气候变暖导致海冰消融且间距增大,影响到北极熊的捕食和活动,一方面导致北极熊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食物短缺导致北极熊攻击人类的现象增加,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活
【解析】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气候变暖的影响。
(1)读材料可知,北极熊能在北极地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有特殊的功能,体型巨大,有厚厚的脂肪,可以御寒。皮肤呈黑色,便于吸收热量;嗅觉极为灵敏,奔跑速度快,善于游泳,在浮冰环境下捕食能力强;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外观上通常为白色,既不易散热,也便于隐蔽等。
(2) 由于冬季北冰洋大部分海域结冰,便于北极熊捕捉海豹等食物,在体内形成厚厚的脂肪御寒。夏季气温较高,海冰消融较多,不便于捕食,北极熊回到较低纬度陆地森林里生活和睡觉,消耗冬季积存在体内的脂肪。所以北极熊的迁徙规律是秋季向北迁移到北部的浮冰上,冬季就在浮冰上活动和捕食;春季,向南迁移到陆地的森林里,夏季在森林里生活和睡觉。
(3) 结合材料分析,气候变暖导致海冰消融且间距增大,影响到北极熊的捕食和活动,一方面导致北极熊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食物短缺导致北极熊攻击人类的现象增加,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表格,回答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 __国家,B国属于______ __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属于___ ___模式,B国家人口增长属于_____ ____模式。
(2)二战后,A国与B国之间的国际人口迁移方向主要从___ ___国流向 国,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
(3)A、B两国的人口问题分别给该国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A国(至少写两点): ,B国(至少写两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M点的对跖点(过地心的对称点)坐标是
A. 80°W, 60°S B. 80°E,60°N
C. 100°E,60°S D. 100°W,60°N
【2】若飞机从M点出发,由最短的航程到达N点,则其飞行的方向是
A. 一直向东 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 一直向西 D. 先向东南再向西北
【3】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 4 444千米 B. 3 333千米 C. 2 222千米 D. 1 823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冻裂(林木)是指林木向阳面受冬季昼夜温度剧变致使树干纵向冻裂。在高寒地区的疏林地受害更重。冻裂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可降低产量和品质。 下左图为我国东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树木冻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左图中M、N、T、S四地中林木冻裂灾害最严重处与图示区域海拔最高处的高差可能是( )
A. 400米 B. 600米 C. 800米 D. 1000米
【2】推测疏林地受害更重的原因是( )
A. 树干的庇荫状况差 B. 受冬季风影响大
C. 易受病虫害侵袭 D. 生长快,木质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广州、重庆、武汉、北京四地水库不同季节的自然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城市分别是( )
A. 甲—武汉 乙—重庆 丙—广州 丁—北京
B. 甲—武汉 乙—广州 丙—重庆 丁—北京
C. 甲—北京 乙—重庆 丙—广州 丁—武汉
D. 甲—重庆 乙—北京 丙—广州 丁—武汉
【2】乙地水库1月水温比甲地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洋流
【3】图中丙地表层水温年较差最小的原因可能是( )
①纬度低 ②海拔较高 ③距海近 ④山脉阻挡冷空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的地点选在A、B、C、D四处的 处较为合理。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 并在图中用实线画出还可能形成河流的位置(画一条即可)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 。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给他指出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两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A处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布在北美 周围地区,该农业地域类型大多分布在大城市市郊的原因是:
(2) 图乙中B处种植的作物是 ,C处种植的作物是 ,B、C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
(3)F处的水果种植等“时鲜业”属于_________ _____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其常见的水果类型有 等。
(4) 简述东南亚成为世界上主要稻米产区和稻米出口地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 5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劣的比较,“1→5”表示“优→劣”,A→E表示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3月,江西省赣州市8个区县的63个乡镇连日来遭遇暴雨洪水灾害,已造成3.8万人受灾,125间房屋倒塌。国家民政部门向灾区紧急调运救灾帐篷、折叠床、衣被等救灾物资。此次救灾物资的调运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A. 航空 B. 公路 C. 铁路 D. 河运
【2】结合表格,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E依次为
A. 铁路 河运 海运 公路 航空 B. 铁路 河运 海运 航空 公路
C. 公路 航空 铁路 河运 海运 D. 航空 铁路 河运 海运 公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市中心的集聚,形成集聚效应,但过度集聚也会产生一些城市问题。下图示意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大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行业中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是
A. 餐饮业 B. 旅游业 C. 家电生产 D. 软件开发
【2】市中心大量的民用住宅转租成办公场所,是
A. 区位条件引起的扩散 B. 经济导向引起的集聚
C. 政府规划引起的集聚 D. 政府规划引起的扩散
【3】针对市中心生产性服务业过度集聚的现象,政府可以引导
A. 市区的金融机构迁至郊区 B. 市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
C. 技术服务业迁至高校园区 D. 减少市中心的办公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