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产生的影响主要有:第一,流动人口给城市提供了大量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的劳动力供求矛盾。第二,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三,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第四,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第五,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六,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城市居民对自身以外文化的接收能力,以及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本身的认同和接受。这个作用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意义尤为深远。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材料一: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上,发布了一份《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也称“白皮书”)郑重指出: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遭遇“半城市化”的困扰。“半城市化”概念,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材料二:“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 |||
跨省人口流动地区构成 | 流出 | 流入 | |
四川16.8% 安徽11.3% 湖南11.0% 江西8.6% 河南7.4% 湖北6.3% 其余38.6% | 广东36.7% 浙江9.0% 上海7.6% 江苏6.4% 北京6.6% 福建5.1% 其余28.6% | ||
流动人口 城乡构成 | 乡村 | 75.6% | 22.8% |
城市 | 24.4% | 77.2% |
材料三:根据2009年对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的监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1)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6分)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6分)
(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出和流入区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说明对流入地区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4)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出现了“半城市化”现象。简述城市化与“半城市化”的主要区别。(4分)
(5)城市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是 。(2分)
(6)你认为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自古至今,人口移动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0年我国跨经济地带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注:“+”表示流入,“-”表示流出)
经济地带 | 净流入(出)人口/万人 | 流入(出)资金/亿元 |
东部经济地带 | +4128 | -4305.87 |
中部经济地带 | -2804 | +2924.82 |
西部经济地带 | -1324 | +1381.05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古至今,人口移动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0年我国跨经济地带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注:“+”表示流入,“-”表示流出)
经济地带 |
净流入(出)人口/万人 |
流入(出)资金/亿元 |
东部经济地带 |
+4128 |
-4305.87 |
中部经济地带 |
-2804 |
+2924.82 |
西部经济地带 |
-1324 |
+1381.05 |
材料二 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注:“+”表示流入,“-”表示流出)
|
(1)结合材料一,说明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2分)
(2)结合材料二,导致人口在①、②省区之间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分析我国人口流动对①省区产生的影响。(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