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2009-2012年我国西部某市建成区(指城市中基础设施和地面建筑已经建成的地区,一般指城市建筑集中连片的市区)面积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9—2012年该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总体变化趋势是

A.先增后减 B.不断增加

C.先减后增 D.逐渐减少

2.图示变化趋势可能使该市

A.出现逆城市化 B.土地供应紧张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农村人口增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吉安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牛肝地是发育在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河西走廊

2.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农业活动

B.地表形态变化

C.土壤肥力变化

D.气候变异

3.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

B.土壤水分含量增大

C.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D.土壤肥力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常德石门一中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 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b<a<c D.a<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西线调水能解决西北缺水问题,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而三峡水库的建设,淹没大量土地,百万移民需安置。(下左图为南水北调路线图,右图为三峡水库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西北地区通过滴灌、喷灌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使西北地区人口增加。

材料三 温哥华大学教授比尔里斯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全世界都像富裕的美国人和德国人那样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20个地球。”

(1)材料一表明什么因素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请结合材料分析。

(2)材料二和三说明了哪两个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它们与环境人口容量呈什么关系?结合材料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2014年北京国际草莓节上,利用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草莓,因产量高、口感好,受到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以下下列各题。

1.影响立体无土栽培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资金、技术 B.热量、地形

C.土壤、水源 D.劳动力、交通

2.北京的草莓能销往新加坡、香港主要是因为

①自然环境改变 ②交通条件改善 ③市场需求增大 ④保鲜技术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20曰,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2.03 亿,超过总人口的15.6%。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将达达25%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比许多发达国家都快。

材料二 201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92%,许多专家们认为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但我国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 “留守家庭”等现象。

(1)结合材料,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2)“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会对当地造成哪些影响?

(3)“未富先老”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山东省将建设“五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公路以济南为中心,以形成“井”字形网络格局,全省17个地市境内都通了高速公路,省会至各大中城市实现了快速直达、当日往返。“一日生活圈”在山东半岛已经形成。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东高速公路形成“井”字形网络格局,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受到山东地区中部山地的影响,为了避开山区

B. 主要是政府的规划,为了平均分布路网

C. 是为了经济发展需要,同时考虑到各大城市的分布

D.主要是考虑山东经济的发展,很少考虑到全国路网分布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高速公路修建的要求应当是( )

A. 以联系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为主

B. 以直达为主,兼顾沿线经济点

C. 以行车高速为主,不考虑地形因素

D. 以联系多的经济点、促进经济发展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一下期中文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城市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阶段I到阶段II过程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 郊区耕地面积减少

B. 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C.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D. 城市规模扩大

2.阶段II中,城区中心人口密度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

①交通通达度提高 ②地租价格上涨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市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被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的走向是: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2.图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A.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B.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C.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D.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