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②____,③____, ④____,⑥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米,
(3)小河流向为____。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4)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还是乙处好? ,理由是 。
(1)①盆地 ②陡崖 ③山谷 ④山脊 ⑥鞍部
(2)11
(3)东北、AC 、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困难。
(4)甲 虽然乙处坡度比甲处更平缓,但是在建坝后,乙处会被淹没,甲处濒临水库,灌溉方便。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①是位于等高线的最小处,周围等高线数值更大,且中间面积广阔,是盆地地形; ②处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③处的等高线是凹向高处,是山谷地形;④处的等高线凸向低处,是山脊地形;⑥处是位于两座山的低洼处,是鞍部地形。
(2)⑤和⑦两处的垂直高度就是两处的海拔相减,等于568米-557米=11米。
(3)由图中的指向标可以看出,小河的流向是向东北,如果要把水引到C处,最好是沿着AC线,因为A处比C处地势更高,引水可以顺势而下,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更困难,也要耗费更多的能源。
(4)在甲处修建梯田更好,虽然乙处地势更平缓些,但是乙处地势更低,在建好坝后,乙地会被淹没,甲处则濒临水库,灌溉更方便。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断.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一大洲的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大洲是
A.非洲 B.北美洲
C.欧洲 D.亚洲
2.图中平均地势最高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地形地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使来自海洋的水汽能深入到大陆内部,季风气候区广布
B.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地形多种多样,为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D.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粮食种植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高一下学期三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C.6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小 D.9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2.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针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高一下学期三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下面四幅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西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沼泽、耕地及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1954~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1954~2000年,沼泽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1976~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沼泽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2.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D.洪涝灾害更频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反映了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变化规律,形成该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欧洲自西向东( )
A.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纬度越来越高
C.太阳光热逐渐减弱
D.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