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3.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

分析 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解答 解: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三地正南,说明三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所以三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是③②①.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要准确快捷统计测算出各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
A.传感器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读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地理漫画比赛作品之一《同伴们,快飞过去》,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环境恶化B.人口问题C.资源问题D.粮食短缺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读下列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国已耕地面积约84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其中粮田306万公顷,果林57.7万公顷,葡萄1.2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5.8万公顷,基本上靠天吃饭,产量起伏较大.如图为该国区域简图.(图1)
材料二:甲、乙两城市气候统计资料.(图2)

(1)描述图中西北部的地形特征.
(2)根据材料二,比较甲、乙两城的气候特征的差异.
(3)简述图中输油管道在铺设中需要应对的不利自然条件.
(4)分析该国农业产量起伏较大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读我国两局部区域图(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均位于30°N附近,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悬殊,试解释其原因.
(2)农业生产活动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处独特的农业生产模式为河谷农业,乙地曾经是我国著名的“粮仓”,但近年来以面向城市和出口为主导的花木、蔬菜等种植发展较快,试分析其转变的主要原因.
(3)从生态、能源、经济、交通等方面简要说明甲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为了促进甲地社会经济发展,有人认为应鼓励乙地人口向甲地迁移,有人表示反对,你赞同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当“神舟九号”卫星返回地面时,美国西部时间(西八区)约为(  )
A.28日18:00B.29日18:00C.30日2:00D.28日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萨摩亚地震发生时,瓦努阿图的区时为(  )
A.9月28日8时48分B.9月29日4时48分C.9月29日8时48分D.9月30日4时4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BDE.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从该地区生活污水排放量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上看,两者之间差别是生活污水排放量变化较大,而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较小.
其产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城市化发展较快,城市人口增加较多..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兴建污水处理厂;农业污染防治;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加强环境法制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采取措施是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水价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