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____。
(2)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________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项选择)(_____)
A.退耕还林还草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灾害应急保障机制
【答案】暴雨 春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 带来丰沛降水,缓解旱情;有助于降温解暑。 A、C、D
【解析】
本题对我国各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进行了综合考查,考查学生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进行综合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图示可以看出,我国的六大地区都有暴雨灾害,故暴雨分布最为广泛。
(2)干旱在我国的影响较大,但各地出现的时间不同,在华北主要出现在春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出现在夏季(伏旱)的7、8月份。
(3)在夏秋季节,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常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容易形成高温少雨的天气,造成高温和干旱,而台风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同时又可以降低气温。因此,台风不仅给我国带来灾害,还可以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对台风的分析要注意一分为二。
(4)对于防御气象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中,退耕还林还草可以恢复地表植被、减轻灾害损失,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建立灾害应急保障机制都可以减轻灾害损失;但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不现实。据此分析本题选ACD。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乙和丙
【2】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 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 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 乙的比例尺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我国某湖泊扇三角洲前缘地带(其形成受河流与湖泊的共同作用)的地层垂直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则K1-K4期间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
A.地壳升降B.湖泊水位
C.流域内植被D.河流输沙量
【2】与K3时期相比,K2时期
A.沉积物颗粒均匀度差B.湖泊面积更小
C.沉积体坡面更加和缓D.沉积时间更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是指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ECC)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之间的差值。如表为成都市2019年单要素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统计表。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019年,各省市人才争夺硝烟不断,西安、南京、杭州、天津等地落户条件再度降低。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经济贸易中心当然不甘示弱。若短期内成都人才落户政策得到积极响应,则( )
A.ECQ不变B.ECC降低C.EBC降低D.EBC增加
【2】成都市( )
A.环境人口容量为109万人
B.经济人口总量为826万人
C.限制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要素是产业结构
D.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提升环境人口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木格以白玉甘蔗闻名全国。由于采用独特的传统种植工艺--“扎束种植”方式,即种植期用植株原生叶片把蔗身从下至上扎捆封闭,成捆培植,使蔗身处于遮荫状态(如图),并用木桩竹竿支撑固定。此法包裹的甘蔗外形白玉般清透润丽,植株高时可长至4米左右,且蔗皮白嫩、肉质鲜美脆甜。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用叶片将甘蔗扎捆封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防止阳光暴晒甘蔗
B.延长甘蔗收获期
C.减弱蔗身呼吸作用
D.减轻病虫害发生
【2】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农民开始进行木桩竹竿固定的最合理时间是( )
A.1~3月B.4~5月C.7~8月D.11~12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贡嘎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主峰海拔高7556m,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重要过渡地带。如图为贡嘎山地区部分植被垂直带谱。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甲处植被最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2】导致其东西坡雪线高低差异的因素是( )
A.坡向B.坡度C.蒸发量D.太阳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黑龙江--阿穆尔河是流经中国东北北部的一条主要河流,它有两处源头--北源和南源,南北两源在中国漠河西洛古河村汇合后称黑龙江,东流至俄罗斯境内称阿穆尔河,最终注入鄂霍次克海。黑龙江“观开江”是难得的旅游体验。2018年4月11日,黑龙江省水利厅官方网宣布,黑龙江全线开江。开江分为“文开江”和“武开江”,“文开江”就是江面的冰慢慢融开,水面逐渐开阔,冰面逐渐向两岸收缩直至慢慢消失;而“武开江”则十分壮观,不知什么时候,突然间无数冰块顺江直下,称为“冰排” ,咆哮的江水夹带着冰排,前呼后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巨大的冰块撞在一起,形成冰山,冰块在江水中上下翻滚,场面轰轰烈烈。随着冰面解冻,憋屈了四、五个月的鱼儿也都被唤醒而“鱼贯而出”,这些鱼儿称为“开江鱼”,鱼儿肉质非常紧密、不肥不烂,鱼肉异常鲜美,与其他时节的鱼或海鱼有很大区别。“开江鱼”的产量小,纯正的“开江鱼”价格不菲,有的几乎卖到“天价”。
(1)分析形成“武开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说明黑龙江-阿穆尔河“开江鱼”肉质异常鲜美的理由。
(3)“开江鱼”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试说明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净蓄存的水“释放” 并加以利用读“海绵城市”局部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绵城市”在应对下列哪个自然灾害时,具有一定的作用( )
A. 城市内涝 B. 寒潮 C. 地面沉降 D. 城市热岛效应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较明显的有( )
①减少地表径流②减少水汽蒸发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地表下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虚线MH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1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下列各题。
【1】F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A. 0点 B. 4点 C. 8点 D. 10点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图为北半球
②N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
③MH为晨线
④E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