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尼加拉瓜及其周边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称,北京时间10月14日 11时51分,尼加拉瓜西部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当地震发生时,首都马那瓜时间是 。(1分)

(2)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称为熔岩堰塞湖。甲湖数万年前还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现在湖里仍然有成千上万尾鲨鱼、箭鱼和大海鲢等海鱼。甲湖是世界上唯一的繁殖生息海水鱼的淡水湖。试分析上述现象的形成原因。(6分)

(3)指出丙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6分)

 

(1)13日21时51分(1分)

(2)因火山喷发,与外海隔绝而成湖;(2分) 地表径流不断汇入湖泊,湖水上涨不断外泄入海,湖水日渐淡化,变成了一个淡水湖;(2分)生息在湖里的海鱼也适应了水的淡化存活下来。(2分)

(3)热带草原气候(2分) 纬度低,地处热带,气温高;夏半年(5-10月)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冬半年(11-次年4月)受东北信风影响,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地带,降水稀少。(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经度可知马那瓜属西六区,比北京时间晚14时,北京时间10月14日 11时51分时,马那瓜时间=10月14日 11时51分-14=13日21时51分。

(2)根据题中信息提示可知该湖的成因,从地理环境的演化和生物进化的角度来分析淡水湖繁殖生息海水鱼的原因。

(3)根据丙地的气候资料可知为热带草原气候。从位置来看,丙地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从而分析其气候的成因。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

A.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气压带位置的移动 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地壳中坚硬的岩石组成

B.由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组成

C.由地壳和上地幔上部构成

D.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山大附中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气压带,空白部分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图中字母a所示地区在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 )

A.低温少雨B.高温多雨C.低温多雨D. 高温少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山大附中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了三年,再拿出来泡茶喝。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如果再像妙玉一样收集“纯洁”的水,不知含有多少致癌物质,哪里能喝?有关城市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几种观点,其中最合理的是( )

A.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B.先投入大量资金治理,再发展经济

C.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治理环境

D.在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2.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严格限制私家车的发展

B.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C.扩大湿地面积

D.广泛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题。

 

1.正确描述甲、乙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2.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沿岸坡度 B.湖水盐度

C.主导风向 D.土壤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①②③④四地年内昼长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题。

 

1.①②③④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2.有关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

B.②地一年中无太阳直射

C.③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不变

D.④地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二上学期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回答以下问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k㎡/y)

1560

2100

2460

 

1.表中显示90年代以前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农牧过渡地带,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解决人民的生活用能问题,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为了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个等压面,数值较大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___季(节),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B>A>C B.C>B>A>D

C.D>A>B>C D.B>D>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