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年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7月气温都在20℃以上,四城市间的最大温差小于5℃②1月四城市南北温差最大达30℃以上③自南向北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④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小⑤夏季降水量的比重自南向北逐渐减小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城市7月均温均在20℃以上,武汉和哈尔滨之间的温差最大,大约9℃,①错误;1月四城市中最高气温为广州,大约为12℃,最低气温为哈尔滨,大约为-20℃,两地温差达30℃以上,②正确;自南向北依次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气温年较差依次增大,③正确;图中显示出四城市的全年降水和夏季降水量,计算可知,夏季降水量的比重自南向北逐渐减小,④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意大利地形简图及波河流域水系图,图乙为意大利气候及农作物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意大利地形特征对气候特征产生的主要影响。

(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从河流水系和水源补给角度分析其原因。

(3)结合图7分析意大利波河平原成为粮食作物产区的有利自然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右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我国东北地区—①

B. 我国华北地区—②

C.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 我国西北地区—④

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 ①→② B. ④→①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所属时区为 ,乙在甲的 方向。

(2)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点。

(3)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若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则北京时间为10月1日

A. 24点 B. 20点 C. 12点 D. 8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 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 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中的最低一级的是

A. 地月系 B. 总星系

C. 银河系 D. 太阳系

2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 月球或水星 B. 水星或金星

C. 金星或木星 D. 火星或土星

3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乙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昆仑站 B. 中山站 C. 长城站 D. 南极点

2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乙中的(

A. B. C. D.

3昆仑站建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赤交角逐步减小 B. 民大附中中操场上国旗旗杆正午的影子将逐渐变短

C. 南半球白昼范围逐步加大 D. 热带范围逐步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城中心。下图为“TOD开发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代表工作区的是

A. A B. B C. C D. D

2TOD开发模式主要作用是

A. 以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B. 提高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

C.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D.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