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东部某城市正在研究打造多条贯穿城市的“通风廊道”,引导城外凉爽、干净的空气流入城市中心。廊道包括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主要由该市的知名公园和大片绿地组成一级通风廊道。图7为计划中的五条通风廊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廊道多为西北—东南走向的主要原因是
A.原有公园与绿地分布的限制
B.城市主导风向
C.城市规划中的街道走向
D.楼层高度变化决定
【2】通风廊道在改变城市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是
①提高城市交通通达度
②减轻雾霾污染程度
③利于城市住宅区开发
④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3】对通风廊道所经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的是
A.严格控制建筑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B.拆除一切建筑物,置换建筑用地为绿化用地保证廊道畅通
C.大力修建城市的林荫大道,提高绿化面积与交通用地面积
D.开挖河湖池沼,增加城市湿地的面积,扩建人工景点
【答案】
【1】B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图示区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图中廊道的多为西北—东南走向的主要原因是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原有公园与绿地分布的限制、城市规划中的街道走向、楼层高度变化不是主要原因。
【2】通风廊道引导城外凉爽、干净的空气流入城市中心,使城市空气更加流通,在改变城市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是减轻雾霾污染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不能提高城市交通通达度,与城市住宅区开发关系不大,所以C正确。
【3】通风廊道所经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合理的规划是严格控制建筑规模,逐步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根据材料,廊道主要是由知名公园和大片绿地组成一级通风廊道,不是拆除一切建筑物,置换建筑用地为绿化用地,廊道宽度500米以上,不是城市中的林荫大道,廊道主要是利用原有的景点,打通关键节点,不是开挖河湖池沼,扩建人工景点。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古城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其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 西风影响大,水汽多 B. 山谷地形影响,多夜雨
C. 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多 D. 西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多地形雨
【2】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上下排窗,其原因是( )
①墙厚:隔热降温 ②窗小:抵御冬季寒流
③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 ④分排:采光条件好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部分地区等降水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年降水量800mm线是
A.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B. 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分界线
C. 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D. 湿润和干旱地区分界线
【2】Q地区农业地域适宜发展
A. 林业 B. 畜牧业
C. 旱田种植业 D. 水田种植业
【3】关于N地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纬度低,光热资源丰富 B. 距海较远,沙漠广布
C. 绿树成荫,森林茂密 D. 海拔高,气温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沪昆高铁2016年12月28日全线开通 ,2017春运是沪昆高铁全线贯通后首次春运,40天里贵州段累计发送旅客超141万人次,日均发送超过3.5万人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沪昆高铁线连接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贵州省春运40天里,下列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长顺县广顺镇忙收早稻
B. 都匀太阳辐射最充足
C. 贵州冬季低温危害不大
D. 贵州受云贵高原受准静止锋影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但在2015年十一刚过,记者从国家旅游局获悉,由于存在价格欺诈,强迫游客在功德箱捐款,老龙头擅自更改门票价格等问题,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景区被取消5A级景区资质。
材料二:山海关地理位置图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山海关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并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图(左图)及该区域三地年内气候资料图(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所示季节
A.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高发 B.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
C.华北玉米正值收获季节 D.南半球各地昼长不断变短
【2】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依次是右图中的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10分)“海水西调,引渤入新”设想引起多方争议。此工程设想的基本路线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沿42°N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试从地质、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海水西调”设想遭多方质疑的理由。(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