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比较图中①、②两地地形特征的异同。(3分)

(2)归纳图中河口以上河段径流量时空 变化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5分)

(3)该区域最重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主要原因。(4分)

 

(1)相同点:①、②两地地形均为高原(1分)。不同点:①地地形平坦,沙漠广布(1分),黄土覆盖,地表沟壑地貌(1分)。

(2)变化:该河段从上游向下游径流量减少(1分);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季节变化大(1分)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支流少,水量补给少(1分);沿途蒸发大(1分),下渗大(1分),河段以降水补给为主,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1分)(任答3点给3分)

(3)土地荒漠化(或水土流失)(1分),变化:种植业向北推移(1分);原因:气候变暖(1分);人口增加(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①属于内蒙古高原,②地属于黄土高原,两地地形均为高原。不同点是①地地形平坦,沙漠广布。②地黄土覆盖,地表沟壑地貌。

(2)图中河口以上河段,从上游向下游径流量减少。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径流季节变化大。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支流少,水量补给少。沿途蒸发大,下渗多,河段以降水补给为主,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所以径流季节变化大。

(3)图示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所以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或水土流失。由于气候变暖,人口增加,所以种植业分布的变化是种植业向北推移。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及原因,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海南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图示四国中,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有关四个国家的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B.乙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C.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杭州地区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我国某地区陆地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副热带高压  ③地形因素  ④海陆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此时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温度判读,最可信的是        (    )

A.甲:大于24℃,小于28℃;乙:大于28℃,小于32℃

B.两者都大于24℃,小于28℃

C. 甲:大于28℃,小于32℃;乙:大于24℃,小于28℃

D. 两者都大于28℃,小于32℃

3.关于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国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土壤以黑土为主,呈酸性。

B.该地区纬度低,光照充足,农业生产能发展一年三熟。

C.立体农业是本区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D.该地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大豆、甜菜、甘蔗、小麦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成语“望陇得蜀”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成语中提到的两个省区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B. 寒冻风化作用强烈

C. 湖泊均为咸水湖,且面积不断增大    D. 河流春汛、夏汛明显

2.对区域内众多湖泊成因的解释,可信的是

①冰川侵蚀形成冰蚀洼地,冰雪融化,形成湖泊

②地壳活动强烈,造成地表断层形成沟谷及洼地,形成湖泊

③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

④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⑤洼地积水融化其下冻土层中的冰,使得洼地越来越深,积水越来越多,形成湖泊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温州高二下期末十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

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

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A.气温的日较差小

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3.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向生态化方向,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温州高二下期末十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左图),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MN一线东西两侧的城市密度差异显著,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历史 D.交通

2.右图中两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点对比图,符合左图省区西部地区最主要运输方式特点的组合是

A.甲 ① B.乙 ④ C.丙 ② D.丁 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淳安中学高三上返校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6月13日中午时分,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交会对接。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组合体所属的最低级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其他行星—卫星系

2.对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B.北京白昼逐渐变短

C.太阳直射赤道以南地区

D.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扶沟县高中高二下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7月1日,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沪汉蓉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宜(昌)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汉宜铁路没有选择沿江修建,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

A. 河道弯曲,线路太长

B. 地形复杂,路基不牢 

C. 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 

D. 多小城镇,对经济带动不明显

2.关于修建沪汉蓉铁路最主要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东西方向的货运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

B. 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C.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增进民族团结

D. 促进沿线农矿产品的销售,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