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内蒙古自治区的天然植被呈明显的经度地带性规律分布,试用图中信息分析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说明近几年来该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包头被称为“草原钢城”,试分析其与上海宝钢相比的资源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东西跨度大;降水量从东向西明显减少。
(2)第二产业增大,第一产业减少。
(3)铁矿资源、煤炭资源。
(4)土地荒漠化;合理放牧、防护林工程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22

我国疆域辽阔,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特点各异、差别明显。以分区推进的政策思路,在不同经济区域构造各具比较优势的“经济增长极”,以此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正确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称:“关中之地,……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新唐书》记载:“关中号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故常漕东南之粟。”

材料二  宋代因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

材料四  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包括沿海地区的辽、冀、鲁、苏、浙、闽、粤、琼、桂、京、津、沪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经济地带包括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10个省、市、自治区;中部经济地带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湘、鄂、赣9个省、自治区。

  读甲、乙两图,并结合材料四,完成下列要求:

1)综合分析材料一、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综合分析材料二、三,从宋代到明清,中国的粮食生产及输出中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根据相关史实,指出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近代以来,太湖平原和江汉平原沿长江地区较早地出现了“民族工业”。试根据有关史实,以上述两地沿江的某些城市为例,说明两地沿江地区“民族工业”出现较早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4)对应总题干,材料中的关中,二个平原依次分别位于今天的哪

区域经济地带?新中国成立以来,上述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或正在取得)什么重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

5)在图乙“中国政区图”中用粗实线表示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并将图甲中表示中部经济地带的图例画在右面的方框内。

6)图甲中的b图没有充分反映我国东部经济地带所具有的交通优势,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重庆市高三下学期2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中国天气网所作的我国春节假日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本次天气过程的形成主要是受:(??? )

A.蒙古西伯利亚气旋的影响

B.冷高压产生的锋面天气过境的影响

C.副热带高压产生的暖锋过境的影响

D.副极低低压产生的冷锋过境的影响

2.初七与除夕相比较,我国00C等温线的分布位置:(  )

A.会向南方移动

B.会向北方移动

C.会向秦岭山地北坡的高海拔地带移动

D.基本不移动

3.受该天气系统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除青藏地区外,图中受影响的地区降温幅度由北向南递减

B.因秦巴山地的阻挡,四川盆地的天气不受其影响

C.如果海水不结冰,渤海湾地区的海上航行不受其影响

D.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的损失较南方地区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图A)

材料二:小型发电机推广量1000台以上的省、自治区

省区

内蒙古

台数

1300

1720

14000

1080

3490

3010

1400

材料三:全国风能可能开发总量为2.53亿千瓦,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


(1)在图C中,分别用                    把风力发电多于1000台、3000台、10000台

的省区标出来。

(2)试分析图A中甲、乙两地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季节,并说明其原因。

(3)试分析图A中丙地风能资源较欠缺的主要原因。

(4)分析我国风能利用的现状及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东、中、西部自然条件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不平衡。读图甲"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图,图乙"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密度"图,回答

13.下列省区中,地跨两大自然区,省内人口密度差异最大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青海省  C.四川省  D.湖北省

14.图甲中,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省(或市)有

A.沪、苏、津、粤B.晋、内蒙古、甘、贵C.粤、辽、豫、陕  D.豫、陕、贵、甘

15.读图乙,有关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在日益缩小

B.人口从内地向东部沿海地区及城市、工矿区迁移

C.能源从中、西部地区均以管道向东部地区输送

D.资金、技术、人才大量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扇形图,回答以下3题。

地貌类型

占土地面积比例

海拔

 
粮食作物

平原

20%

<200m

水稻

丘陵

63%

200~500m

水稻、

冬小麦

中、低山

15%

500~3000m

春小麦、马铃薯

高山

2%

>3000m

 

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2.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影响该地区粮食作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农业科技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防凌前线指挥部在三盛公拦河闸实施历史上首次分凌(水),以减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