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我国防灾减灾中重要的法律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四川成都高三摸底(零诊)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中南半岛部分地匡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地势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
2.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小麦C.玉米D.谷子[
3.目前该地区是世界电子工业投资的热点区域,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有
A.雄厚的技术力量B.丰富的资源
C.大量廉价劳动力D.广阔的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白城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
B.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C.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2.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转移将导致该产业生产成本升高
B.促进迁入地和迁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
C.发达区域迁出产业的主体是资源密集型产业
D.产业的区位选择完全受劳动力成本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吉林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3月4日8时18分,在中国台湾高雄县、屏东县交界(北纬22.9度,东经120.6度)发生6.7级地震。另据台湾媒体报道,此次地震相当于4颗原子弹威力。广东潮汕三市均有震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广东潮汕三市此次大地震的震级是( )
A.小于3级 B.3~5级 C.小于6.7级 D.等于6.7级
2.台湾附近海域发生地震,该地震属于( )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
C.大西洋地震带 D.东非裂谷地震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吉林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的浓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为南京市某年冬季,春季、秋季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季节和空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区域是 ( )
A.交通干道旁、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
B.居民生活区、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
C.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居民生活区
D.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交通干道旁
2.图中秋季PM10污染物浓度低,原因可能是 ( )
A.秋季降水少B.大气流动性强
C.工业粉尘排放少D.交通流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北京重点中学高三8月开学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三条大河共同的河流特征。(4分)
A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区内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规模和水平较高,人口占俄罗斯总人口的11.1%。
(2)说出A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5分)
近年来,我国东北农民大量拥入俄罗斯远东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其中B地区最为集中。
(3)分析我国东北农民选择B地区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北京重点中学高三8月开学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中国部分农业主产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地( )
A. ①地耕地以水田为主 B. ②地农产品大量出口
C. ③地农业生产规模大 D. ④地农作物一年一熟
2.四个农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 总体地势平坦 B. 光热水组合好
C.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D. 未开垦土地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喀什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个重要城市。喀什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资源。2014年是国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第四年,现在喀什正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喀什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 )
A.资金、技术 B.原料、劳动力 C.动力、土地 D.市场、设备
2.我国沿海大型纺织集团在喀什建设“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应
B.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C.享有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完善
D.喀什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优势突出
3.产业转移的实施对该地的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动城市化进程
③使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它的雏形便是在高山探险过程中通过陡峭的冰雪岩石地形时,利用岩壁的凸起、凹陷、缝隙等自然条件进行攀登,并发展成一种登山的基本技术,并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华北某些城市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活动,大大推动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单位:米)。
(1).图中a、b、c、d、e五条虚线,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_。
(2).在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__米。
(3).地形剖面图是沿左图中剖面线AB、MP、RQ中的_______进行绘制的。
(4).甲、乙两河段,通航条件较好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图中丙城市攀岩活动发展迅速,试说明该城市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