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回答下面几题。
 
小题1: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
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
小题2:甲处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
①水平挤压 ②水平拉伸 ③地壳上升 ④地壳下降 ⑤外力侵蚀 ⑥外力沉积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③④⑤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1: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应为向斜。
小题2:甲处岩层发生弯曲、表明受水平挤压,顶部缺失表明上升后遭到侵蚀,包含①③⑤三个过程。这里关键在于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不是全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⑴—⑵题。
小题1: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A.背斜构造B.向斜构造C.断层构造D.板块构造
小题2: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
A.火山和地震B.沙丘和断层
C.背斜和向斜D.断层和泥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地形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三角洲平原B.大陆架C.黄土高原面D.沙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A.风化作用──风蚀洼地、风蚀沟谷B.搬运作用──沙丘和戈壁
C.侵蚀作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沉积作用──桂林山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是M 古城遗址附近古河床沉积物剖面图。四个时期古河床沉积物颗粒大小的排列特点是:②>④>③>①。据此回答下题。

根据古河床沉积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可以推测M 古城地区河流径流量最大的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现象科学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地势平坦
B.岩石颗粒均匀
C.有充足的水分
D.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波动持续时间长
小题2: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  )。
A.青藏高原地区B.巴西高原
C.南极洲D.亚马孙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5年3月28日,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震中位置见图10)。不久震中西偏北100千米海底和东偏南约190千米海底相继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交界的断裂带上。读图10完成32-34题。

小题1:该断裂带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小题2:该断裂带的走向为
A.东西向B.东北-西南走向C.南北向D.西北-东南走向
小题3:关于图中A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有海岭B.地壳稳定C.可能有海沟D.属于生长边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