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中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合作组织”的6个成员国当中,其中有4个位于中亚地区,请把四个国家的名称填注在“中亚”图上。

  (2)中亚地区深居亚洲内陆,属      气候;植被以              为主。

(3)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    (国家)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    (国)因盛产棉花而被称为“白金之国”。

  (4)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      

  (5)我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在阿拉山口与       (国)的铁路接轨。从   洋沿岸经中亚与       洋之间架起一座由铁路构成的“陆桥”,它东起我国的     ,西至荷兰的     

  (6)由我国长白山经内蒙古、新疆到中亚的自然带依次为      带、     带、     带。这种变化是           的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形成的。

(1)略  (2)温带大陆性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3)中国 乌兹别克斯坦

(4)哈萨克斯坦          (5)哈萨克斯坦 太平 大西 连云港 鹿特丹港

(6)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上海五国”多年来积极合作的结果,标志着“上海五国”进程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1年6月15日,江泽民主席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开幕。他说:“今天,公元 2001年 6月15日,将载入史册。”“上海五国”成员国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在此基础上吸收了乌兹别克斯坦为新成员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这是亚欧大陆上一个新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中亚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北部和西部为平原,耕地面积广大。阿姆河、锡尔河及卡拉库姆运河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使本区盛产棉花,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国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独立,并以 271.73万平方千米的面积超过蒙古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内陆国。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江苏省太平洋沿岸的连云港,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西亚大西洋沿岸荷兰的鹿特丹港。第(6)小题考查的是自然带分布的规律。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三个自然带。这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区域分异,这是以水分差异为基础形成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高安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普通班) 题型:013

里海地区和中亚各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后一片尚未开发的油气宝藏,在美国的推动下,把里海地区的石油直接运往地中海的巴库(阿塞拜疆)-第比利斯(格鲁吉亚)-杰伊汉(土耳其)石油管道终于在2003年初破土动工,首批石油2005年底运抵土耳其杰伊汉港口。读图,回答下题。

(1)

关于图中相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水域A、B、C中,代表里海的是A

B.

注入水域B的两条河流中,代表伏尔加河的是

C.

注入水域C的两条河流中,代表阿姆河的是

D.

字母D所在的国家是俄罗斯

(2)

下列事件的发生对国际石油价格影响最小的是

[  ]

A.

2005年夏天飓风袭击美国南部地区

B.

2006年伊朗核问题引起的美伊矛盾升级

C.

2005年南亚次大陆发生强烈地震

D.

20世纪末爆发的海湾战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大连市第八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题型:013

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题

(1)

水稻不能生长在(  )

[  ]

A.

热带季风气候区

B.

温带季风气候区

C.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

地中海气候区

(2)

下列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立确的是(  )

[  ]

A.

季风水田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中亚

B.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

C.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D.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水稻单产高,商品率高

(3)

有关季风水田农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

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小

B.

投入劳动力多,单位面积产量低

C.

普遍应用新的科学技术

D.

水利工程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7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卷、世界地理 题型:013

里海地区和中亚各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后一片尚未开发的油气宝藏,在美国的推动下,把里海地区的石油直接运往地中海的巴库(阿塞拜疆)—第比利斯(格鲁吉亚)-杰伊汉(土耳其)石油管道终于在2003年初破土动工,预计首批石油有望在2005年底前运抵土耳其杰伊汉港口。读图,回答下题。

(1)

关于图中相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水域A、B、C中,代表里海的是A

B.

注入水域B的①、②两条河流中,代表伏尔加河的是①

C.

注入水域C的③、④两条河流中,代表阿姆河的是④

D.

字母D所在的国家是俄罗斯

(2)

下列事件的发生对国际石油价格影响最小的是

[  ]

A.

2005年夏天飓风袭击美国南部地区

B.

2006年伊朗核问题引起的美伊矛盾升级

C.

2005年南亚次大陆发生强烈地震

D.

20世纪末爆发的海湾战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     B.北非     C.西亚     D.中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杭十四中二〇〇九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2.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3.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     B.北非     C.西亚     D.中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