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1. A.
    由北向南
  2. B.
    由南向北
  3. C.
    由东向西
  4. D.
    由西向东

2.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1. A.
    向斜
  2. B.
    背斜
  3. C.
    谷地
  4. D.
    山岭

3.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1. A.
    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2. B.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3. C.
    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4. D.
    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1. B
2. B
3. C
根据甲图等高线形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判定河流由南向北流。根据乙图中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断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根据P地河谷剖面,沉积物位于河谷西侧,东侧受侵蚀,可判断此地位于北半球。结合甲图P地位于大陆西岸,纬度大为38°(据比例尺推算),可判断P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使泉水涌水量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翔安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道路密度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平均车行速度是指某地区各种汽车的平均行车速度。下图中左图示意某特大城市道路密度等值线,右图示意其平均车行速度等值线,读图后完成下题。

(1)

甲地的值可能为

[  ]

A.

4.6

B.

5

C.

3.1

D.

3.8

(2)

甲处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是

[  ]

A.

十字路口

B.

绿地

C.

卫星城

D.

商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三1月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图示意世界某区域,表为图中甲、乙两地的各月降雨量表(单位:毫米)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3)

2比较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2)

3比较甲、乙地降雨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沟的分布示意。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M海沟的成因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张裂

2.图中甲、乙两地

A.全年受副高控制,干旱少雨???????????? B夏半年的盛行风向相同??

C全年受信风控制,干旱少雨???????????? D.冬半年的盛行风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0113 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道路密度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平均车行速度是指某地区各种汽车的平均行车速度。下图中左图示意某特大城市道路密度等值线,右图示意其平均车行速度等值线,读图后完成1—2题。

1、甲地的值可能为

[     ]

A.4.6
B.5
C.3.1
D.3.8
2、甲处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是

[     ]

A.十字路口
B.绿地
C.卫星城
D.商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读图完成1 ~3 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②中甲乙丙丁四个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区域为加快经济发展,拟建设由A城市到B城市的交通线路,影响线路选择的最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聚落分布
3.叠加③与④图层可以研究          
[     ]
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      
C.商店布局          
D.农作物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