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9.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
A.水流平缓河道弯曲B.水量丰富流速急
C.江水浑浊泥沙多D.峡谷幽深猿声啼

分析 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

解答 解:有图可知,长江干流②河段位于中游,中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多发洪涝灾害,故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水流平缓河道曲.
故选:A

点评 该题目非常简单,只要熟悉长江流域,即可作答,故此类题目看似新鲜问题,实际考查学生的读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与甲地森林带类型相同的欧洲西部地区气候成因为(  )
A.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B.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C.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
D.受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A.交通不便B.劳动力缺乏C.资金不足D.土地多盐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据报道,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千米的大坝,以控制鄱阳湖水量.大坝建成后,对鄱阳湖及周边县区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增加
B.长江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C.对湖边地区具有供水、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
D.解决了鄱阳湖枯水季节的缺水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美国人口从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战争B.气候C.地形D.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会使该流域(  )
A.农业规模下降B.暴雨灾害增加C.生态环境改善D.环境负荷加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图中六方柱状节理石的形成原因是(  )
A.海浪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岩浆侵入结晶D.岩浆喷出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水田农业.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劳动集约化(集约化)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B (单项选择)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轻纺工业.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CD(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技术(或知识)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业部门最为突出.
(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8 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7)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AC(多项选择)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8)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南和云南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探;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市场周边省区可利用珠三角的资金、技术,还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至少答两点);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港澳地区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市场,并进行产业转移  (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