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四地民居特点与其所在地区环境及人类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气温低,冬季酷寒、烈风——冰雪穴居,抗风御寒
B.②—终年干旱少雨——半穴居,防热、防寒、防风沙
C.③—终年湿热——傍水而居,交通便利
D.④—夏季炎热潮湿——圆形石屋,防暑防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高三综合能力测试(二)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公司利用手机某些功能生成的上海市区某区域人口密度图(灰度越深,密度越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此人口密度图
①采用了遥感技术 ②采用了定位技术
③可用于疏导街道人流量 ④23时反映常住人口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该区域为
A. 文化教育区 B. 商业观光区
C. 餐饮夜市区 D. 大型住宅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A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置图 材料二:鄱阳湖湖区简图
(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2)2011年11月,位于右图中M沙地的风力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请分析说明M地建风力电站的有利区位条件。(10分)
(3)鄱阳湖地区是“珍禽的王国”,每年会吸引大量来自北方的候鸟。分析鄱阳湖欣赏候鸟的季节及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D.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世界某国略图和甲城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R2河是发源于甲国的一条内陆河,它每年泛滥,使两岸的土壤肥沃,而在泛滥地区以外则是沙漠。近年来,随着R2河上游种植业的加大开发,沙漠化现象加重。
(1)分析甲城的降水特征。(2分)
(2)说出R1河流的汛期并分析原因。(8分)
(3)分析R2河沙漠化现象加重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亚、欧、非局部地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开发规划空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③的能源类型是
A.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B.风能、地热能、太阳能
C.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太阳能、风能
2.影响欧、非两洲新能源输送线路分布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市场
C.资源 D.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性农业气象灾害。下图是河南省某地1951年~2009年干热风日数年代变化统计图。
分析干热风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合浙江宁波-舟山跨海大桥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此跨海大桥建设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冬季寒潮影响,降温幅度大
B.夏秋台风活跃,多狂风暴雨
C.海岸多发海啸灾害
D.海域流冰冲击桥墩
2.该跨海大桥的通车有利于
A.舟山本岛降低煤炭运费
B.延长舟山渔场的捕捞期
C.普陀岛与宁波整体设计旅游线路
D.舟山与宁波间人口迁移规模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