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读某城市一天中PM2.5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上图中PM2.5出现两个峰值的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


  1. A.
    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
  2. B.
    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3. C.
    城市外围的秸秆燃烧
  4. D.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扬尘

2.下列近地面天气系统中,有利雾霾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1. A.
    ①③
  2. B.
    ②④
  3. C.
    ①②
  4. D.
    ③④

3.下列有关雾霾天气控制下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1. A.
    城市的昼夜温差变大
  2. B.
    清晨市中心的能见度比郊区更低
  3. C.
    城市的热力环流增强
  4. D.
    清晨郊区的能见度比市中心更低
1. B
2. B
3. D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PM2.5出现峰值的时间分别是8点和19点,这两个时间是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时间,这段时间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多,汽车排放的废弃物多,导致PM2.5出现峰值。
2.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空气流动性差,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形成雾霾天气。低气压控制时,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污染的空气容易扩散;锋面过境时,两侧的气压梯度比较大,风比较大,污染空气也容易扩散,低压、锋面影响时下雨天气也较多,雨后空气中尘埃物质少,也不易形成雾霾天气,所以①③影响时不易形成雾霾天气;反气旋控制时,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尘埃物质不容易扩散,上空出现逆温时(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时),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污染的空气也不易扩散,它们控制下的地区天气晴朗,因此②、④天气系统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3.雾霾天气时,白天太阳辐射被削弱,最高温度降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增强,最低气温上升,城市的昼夜温差变小;雾霾天气时昼夜温差变小、上下之间的温差变小,甚至出现逆温现象,热力环流减弱;B、D叙述的时间是清晨,结合材料里面说的清晨出现的叫雾,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郊区和城区相比,郊区的温度较低,温度低空气中能够容纳的水汽少,相对湿度大,水汽容易凝结,雾就多,能见度就低。
考点:本题考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气受热过程、常见天气系统等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为五地降水资料(单位:mm),完成下列问题。

①地:54.3°N,130.4°W,海拔 34 米     
②地:35.8°N,84°W,海拔289 米
③地:32.4°N,48.4°E,海拔 143 米     
④地:34°S, 18.6°E, 海拔 44 米
⑤地:3.7°S,128.1°E, 海拔12米


1.上述①-④地中由同一种大气环流而形成多雨季节的是


  1. A.
    ①③④
  2. B.
    ②③④
  3. C.
    ①②④
  4. D.
    ①②③

2.有关五地说法正确的是


  1. A.
    ①地河流流量大,有结冰期
  2. B.
    ⑤地属热带雨林带
  3. C.
    ③④属于同种气候类型
  4. D.
    ②⑤两地都位于山地北坡山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1. A.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2. B.
    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3. C.
    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4. D.
    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1. A.
    过度开垦
  2. B.
    过度放牧
  3. C.
    过度围垦
  4. D.
    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1. A.
    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 B.
    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3. C.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4. D.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甲中H区域是世界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图乙为该区域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M自然带的类型最可能是


  1. A.
    高山针叶林
  2. B.
    高山草甸
  3. C.
    高山草原
  4. D.
    高山雨林

2.与河谷干旱灌木林的形成有关的是


  1. A.
    冬季风风向
  2. B.
    山地走向
  3. C.
    山地坡度
  4. D.
    土壤有机质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显示的是某国家(图中①②不属该国领土)玉米生产区的分布和种植、收获玉米的时间。该国在黄金和钻石等矿产品发现之前,就曾经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


1.依提供信息可知,该国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


  1. A.
    高原地形区
  2. B.
    平原地形区
  3. C.
    丘陵地形区
  4. D.
    盆地地形区

2.该国甲地的气候有别于玉米主要产区的气候,当收获玉米时期甲地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1. A.
    小麦
  2. B.
    油菜
  3. C.
    葡萄
  4. D.
    甘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该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完成问题。


1.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1. A.
  2. B.
  3. C.
  4. D.

2.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 A.
    侵蚀作用
  2. B.
    堆积作用
  3. C.
    地壳上升
  4. D.
    火山喷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小题
地区经纬度海拔(米)一月平均气温(oC)七月平均气温(oC)
102 oE,25 oN18917.719.8
113 oE,28 oN68432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1.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2.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3. C.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4.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1.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2. B.
    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3.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4.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1. A.
  2. B.
  3. C.
  4.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