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某地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C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___,(山地还是谷地)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安全考虑,在图中A、B、C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如水库坝址等)的是_______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__处。
(4)任意采伐B处的森林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性。
【答案】(l)背斜 谷地 背斜顶部收张力,岩质疏松易被侵蚀,故形成谷地
(2)断层 岩层相对发生位移
(3)A C
(4)增大 整体性
【解析】整体分析: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质构造上是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背斜谷成因是背斜顶部收张力,岩质疏松易被侵蚀,故形成谷地。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在地质构造上是断层。
(1)图中C处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质构造上是背斜,在地形上是谷地,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收张力,岩质疏松易被侵蚀,故形成谷地。
(2)图中A处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在地质构造上是断层,判断依据是岩层相对发生位移。
(3)从安全考虑,在图中A、B、C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如水库坝址等)的是A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C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4)任意采伐B处的森林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大,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的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集约度指数在150以上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
(2)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自然带与温度、湿度的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模式图中沿乙方向体现的变化主要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海拔 D. 纬度
【2】图中甲最有可能是( )
A. 温带草原带 B. 热带稀树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欧洲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40年代,甲国在M地建立大型钢铁公司,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充分利用甲国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丰富的铁矿资源
C.丰富的水资源 D.丰富的水能资源
【2】20世纪80年代,该钢铁公司将生产厂迁至乙国N地,主要是因为
A.M地煤炭枯竭,能源短缺
B.M地工业发展趋缓,乙国市场狭小
C.N地距离海港近,可以通过海运获取原料
D.N地土地、劳动力价格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上海博物馆地理坐标大致为 121.5°E、31°N,当博物馆影子朝正北方向时,为北京时间
A. 12︰00 B. 12︰06
C. 11︰54 D. 11︰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概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
B.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C.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套平原土壤肥沃,是内蒙古主要农业区,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下图为河套平原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河套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可能会引起( )
①土壤次生盐碱化②下游水资源短缺
③凌汛危害的加剧④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奶源基地。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农村劳动力减少②市场扩大与物流改善
③生态保护的需要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