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奥卡万戈三角洲是地球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之一。这里随处可见鳄鱼、大象、羚羊、狮子等野生动物,被誉为“大型动物的天然避难所”。2014 年,奥卡万戈三角洲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每年吸引着不少人前往探险。湿地中的数十处探险营地分布散落,每个营地都有自己的简易飞机跑道和小码头,最大的营地仅有二三十个房间,一般需要提前几个月预订。这里每年接待的游客很少,专业服务人员的数量往往多于每批到访的游客,也有极少数的游客选择自驾游的方式。
(1)分析该三角洲成为“大型动物的天然避难所”的原因
(2)指出前往该三角洲探险所必须携带的个人防护用品。(答出三点)
(3)分析奥卡力戈角洲地区接待游客很少的原因。
(4)分析本区自驾游面临的风险。
【答案】(1)三角洲的邻近地区气候干旱、环境恶劣、不适宜大型动物生存;三角洲地区地域广阔、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食物丰富,适合大型动物生存。
(2)防水衣物、鞋子;遮阳帽、防晒霜、防中暑药品;驱蚊以及防身用品。
(3)原因: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差;市场距离远,旅游服务的价格高昂;做为世界自然遗产,为避免生态破坏,当地政府严格限制游客数量。
(4)风险:面积广阔,易迷失方向;道路条件差,湿地广阔,车辆易发生沉陷,且地广人稀,不利救援;野生凶猛动物出没,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人。
【解析】
(1)奥卡万戈三角洲是地球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之一。这里随处可见鳄鱼、大象、羚羊、狮子等野生动物,被誉为“大型动物的天然避难所”。主要原因是内陆三角洲的邻近地区气候干旱,环境恶劣,不适宜大型动物生存。三角洲地区地域广阔,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动物饮水方便、充足。动植物种类繁多,食物丰富,适合大型动物生存。
(2)前往该三角洲探险,必须携带的个人防护用品有防水衣物、鞋子,该地沼泽水域广阔。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旱季太阳辐射强,应准备遮阳帽、防晒霜、防中暑药品等。夏季蚊虫多,应携带驱蚊药品。野兽多,需携带防身用品。
(3)湿地中的数十处探险营地分布散落,每个营地都有自己的简易飞机跑道和小码头,最大的营地仅有二三十个房间,一般需要提前几个月预订。这里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差。这里每年接待的游客很少,专业服务人员的数量往往多于每批到访的游客,主要是这里的市场距离远,旅游服务的价格高昂。做为世界自然遗产,为避免生态破坏,当地政府严格限制游客数量。
(4)也有极少数的游客选择自驾游的方式,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沼泽面积广阔,易迷失方向。道路条件差,湿地广阔,车辆易发生沉陷,且地广人稀,不利救援。这里随处可见鳄鱼、大象、羚羊、狮子等野生动物,湿地中野生凶猛动物出没,威胁游客人身安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气候类型为(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
B. 丙地地形平坦开阔
C. 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
D. 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0°~10°N盛行下沉气流 B. 10°N~20°N盛行东南风
C. 20°N~30°N盛行西北风 D. 30°N~40°N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 甲表示3月份、春季 B. 乙表示7月份、夏季
C. 甲表示9月份、秋季 D. 乙表示1月份、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中国部分重点旅游城市欧美游客入境旅游联系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除北京外旅游联系最强的两个城市是
A. 上海、广州B. 广州、成都C. 上海、西安D. 南京、广州
【2】昆明与其他城市旅游联系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是
A. 位置较偏远,交通通达性较弱B. 旅游资源独特性、丰富性不足
C. 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D. 交通方式落后,出行不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次大暴雨降水量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大暴雨主要的降水类型属于( )
A. 台风雨 B. 锋面雨
C. 对流雨 D. 地形雨
【2】该时段( )
A. 亚欧大陆降温快 B. 亚洲高压势力强
C. 太平洋升温快 D. 副热带高压势力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致B. 边界具有确定性
C. 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D. 区域内部无差异
【2】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 热量条件变化B. 水分条件变化
C. 地势高低差异D. 农业类型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的是我国( )
A.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 人口地理分界线
C. 800mm等降水量线D. 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2】R省区人口数量与重庆市相近,但智能出行次数远低于重庆市,主要是因为( )
A. 气候湿热B. 信息闭塞C. 地表崎岖D. 经济落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主动移动。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②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B. ①~②之间,市场竞争加剧
C. ③~④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D. ③~④之间,市场竞争加剧
【2】该产业在本地出现明显“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①以前 B. ①②之间 C. ②以后 D. ④以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不含港、澳、台地区) 。“环境负担”公式:EB=P+A-T 、 P—人口(Population) 、 A—消费程度(Affluence)、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 、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 Burden)。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最能反映我国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
A. 耕地面积在减少
B. 总人口数在增加
C. 人均耕地在减少
D. 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2】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 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 推广良种,提高单产
D. 提高粮食进口量,减缓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