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2.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分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解答 解: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四地昼长大小不等,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符合的是①③.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理解相关知识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关于该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
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夏季风的影响
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D.丙图气温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若乙地日出时刻是北京时间8:00,则该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C.华北平原D.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气压带的正确叙述是(  )
A.地球上共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
C.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都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带
D.由极地高气压吹出来的风是偏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图中F风向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西风带形成的风向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热带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风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路交通枢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按农业地域类型分,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  )
A.乳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造成两个岛屿年平均气温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为(  )
A.洋流B.地形
C.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D.海陆热力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