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气候上看,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从自然带上看,甲是温带荒漠带,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③从地形区上看,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乙位于东北平原
④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②③

C

解析试题分析:直接根据图示的地形起伏判断,甲为内蒙古高原;乙为东北平原,故从气候类型上看,甲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①错误;从自然带看,甲是温带草原带,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区域的相对位置和地形起伏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并能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地形和自然带等内容,注意比较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低压系统控制的地区常出现:

A.天空少云,天气晴朗
B.气温下降,气压降低
C.大范围阴雨天气
D.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城镇欲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A.建筑材料厂B.化肥厂
C.冶炼厂D.电镀厂
【小题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A.①B.②
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1年10月5日,“创新乔布斯”——苹果前行政总裁因病去世。生前他“让苹果引领全球科技潮流”——用iPod颠覆了音乐,用iPhone颠覆了手机,用iMAc颠覆了电脑,又用PixAr颠覆了电影。读“iPod产业链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显示了iPod生产的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小题2】iPod产品在中国组装主要是因为我国
A.iPod产品市场广大
B.高速铁路等交通的迅速发展
C.教育的发展使劳动力素质提高
D.拥有廉价的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B.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D.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表,回答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小题1】表中信息反映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①灾害的强度减小              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
③灾害数量增加                 ④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2】表中因灾死亡人数不断下降,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降低 B.减灾系统和防灾意识增强
C.人口数量减少 D.灾害强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道路密度指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平均车行速度是指某地区各种汽车的平均行车速度。下图是某特大城市道路密度和平均车行速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甲处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是

A.十字路口B.绿地C.卫星城D.商业区
【小题2】提高大城市中心区行车速度的有效方法是
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络     ②兴建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
③积极发展公用交通和轨道交通④禁止外地机动车辆入城
⑤发展立体交通             ⑥实行单双日行车制    ⑦控制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
C.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一熟至两熟
D.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