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图,①②③是变化的顺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东侧从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世界除南极大陆外各大陆荒漠类型面积构成柱状图。读图完成各题。
1.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大陆中,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④两大陆均有温带荒漠,但成因各异,导致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大陆面积和轮廓 B.过度放牧和樵采
C.纬度位置和垦耕 D.海陆位置和地形
3.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大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大陆的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大陆的西部
B.②大陆缺乏温带荒漠主要是由于纬度因素
C.③大陆南部陆地狭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④大陆的热带荒漠受副高和信风控制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宏观地形M是( )
A.巨大裂谷 B.岛弧—海沟
C.低缓高原 D.山脉—海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一上五校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
2.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对城区的污染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一上五校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日影响甲地(110°E、40°N)和乙地(120°E、45°N)的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在该天气系统的影响下,乙地的雨区表示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曲阜市高二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河南,古称中原,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中的“某类地貌”是 ,甲地区该地貌面积广阔,分析其原因。
人民胜利渠于1952年建成,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引黄水利工程,主要承担灌溉和向城市供水的任务。
(2)说明修建人民胜利渠的优势自然条件,分析其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近年来,河南省在产业转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任选一例,回答问题。
“中国厨房“一每3.5袋方使面中有1袋是河南生产的;每10丰速冻水饺中,有5个出自河南,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半成品原料90%来自河南……双汇、三全、思念,这里诞生了众多食品工业的知名品牌。分析河南发展食品加工工业的有利条件。
“焦作现象”是指河南焦作市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日益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焦作现象”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曲阜市高二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城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2.造成该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乱砍滥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
C.工业污染加剧 D.人口大量迁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高三12月百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
描述图中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必修)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在水下6米召开了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他们头戴水下呼吸器,在塑料板上签署一份“SOS”文件,泡沫从面罩上汩汩而出。回答下列各题。
1.该会议凸显了低地岛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是:
A. 运动与健康 B. 人口过多
C. 住房紧张 D. 全球变暖
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世界所有国家
A. 加强健康教育 B.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D. 控制人口增长
3.解决该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植树造林 ②使用天然气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