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目前西藏军区海拔4500米以上哨所全部建成“阳光保暖房”(图2)。住上这种新式营房,官兵再不用“四季穿棉袄”了。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前官兵“四季穿棉袄”的原因是

A.海拔高,水汽少,①较弱B.多晴朗天气,②作用较弱

C.纬度高,风力大,③损失多D.海拔高,空气稀薄,④较弱

2下列地理现象与“阳光保暖房”原理一致的是

A.夏季白天多云时不会太热B.晴朗的天空常呈蔚蓝色

C.深秋多云的夜晚不易霜冻D.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

【答案】

1D

2C

【解析】

1根据图1的箭头方向判断,①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材料信息表明,以前官兵位于4500米以上的哨所,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即④较弱,气温低,导致四季穿棉袄,由此判断,D符合题意。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①)较弱,对对流层大气气温影响小,排除A。多晴朗天气,②作用较强,不是较弱,排除B。当地纬度不高,③损失多与风力大无关,排除C。

2阳光保暖房是利用保温作用原理建设的。夏季白天多云时不会太热,这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在多云时较强,与保温作用原理不同,排除A。晴朗的天空常呈蔚蓝色,这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的结果,与保温作用原理不同,排除B。深秋多云的夜晚不易霜冻,这是因为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损失的能量较少,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这是保温作用的结果,与“阳光保暖房”原理相似,C符合题意。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这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的结果,与保温作用原理不同,排除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问题。

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 5B. 15C. 9D. 19

2】(小题2)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 55°NB. 65°NC. 75°ND. 85°N

3】(小题3)若Q地的经度为,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 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B. 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2题。

1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太平洋洋流模式分布示意图(下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中高纬度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甲洋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D.乙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

2甲、乙、丙、丁四处能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地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C处形成山谷的原因是_______

(2)图中B、C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_______,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_

(3)从安全性考虑,在图中A、B、C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如选作水库坝址等)的是_______处。

(4)图中所示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

(5)写出图中A、B、C三处地质构造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处风速最小的是

A.B.C.D.

2此时,上海市的风向是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东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入湖径流量与出湖径流量月份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该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湖泊为咸水湖 B.与7月相比,8月水位下

C.冬半年水位低于夏半年 D.10月累计蓄洪量最大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该湖泊所在流域

A.河流冬季有结冰期 B.1月可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位于大陆东部 D.盛产春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右图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左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某同学在岛上某地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太阳在海天一线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岛风力资源丰富,风力主要来源于冬季风和台风。下列地点,风力资源最弱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若右图反映“海日生残夜”的景观,则照片拍摄地最不呵能在图示四地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