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R河发源于祁连山,最终注入沙漠地区的L湖。该河上游地区年均降水量超过350mm,夏季径流量日变化大;下游年均降水量不足40mm。下图示意R河流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R河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①山地降水②冰雪融水③湖泊水④地下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1世纪以来,R河流域汛期明显提前。其主要原因是

A.厄尔尼诺影响B.全球气候变暖C.上游植被减少D.山地降水增加

【答案】

1A

2B

【解析】

1材料信息表明,该河上游地区年均降水量超过350mm,该河上游发源于祁连山,因此山地降水是R河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①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该河上游发源于祁连山,夏季径流量日变化大,祁连山冰川分布较多,因此冰雪融水是R河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②符合题意;图中显示,R河沿途湖泊少,最终注入L湖,因此湖泊水不是R河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③不符合题意;地下水补给比较稳定,不会出现夏日变化大的特点,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

2从上题分析可知,R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冰雪融水量主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21世纪以来,R河流域汛期明显提前,说明当地气温上升,因此其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B符合题意。一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全球变暖导致的结果,它本身不能导致升温,排除A。没有信息表明,该河上游植被减少,21世纪以来,我国注重保护山地植被,该河上游植被减少的可能性不大,排除C。山地降水增加并不能导致流域汛期明显提前,排除D

当全世界平均温度升高1℃,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广东省郁南县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锰是制造干电池的重要原料之一。近年来,该县承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下图为该县相关信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郁南县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优势在于( )

A. 消费市场广阔 B. 水资源丰富

C. 矿产资源丰富 D. 科学技术先进

2该地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为( )

①环境质量好 ②能源资源丰富③劳动力充足④土地成本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大量产业移入对郁南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 加剧就业困难,环境压力更大 B. 利于东西协作,实现经济共赢

C. 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 D. 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区时)2014年10月22日10时28分,太阳黑子发生强烈爆发。下图为“太阳黑子与木星、地球大小的对比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黑子发生强烈爆发时,北京时间为

A.21日21时28分B.22日15时28分

C.22日13时28分D.22日23时28分

2太阳黑子强烈爆发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B.引发严重的低温冻害

C.形成大范围的雾霾天气D.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山脉中属于我国南方与北方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分别是(  )

A. ①和①② B. ①和③④

C. ④和①② D. ④和③④

2甲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低于乙地,主要是因为甲地(  )

A. 地势较高 B. 纬度较低

C. 植被较多 D. 云量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是其一半的是________,线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两点。

(2)地球自转角速度除_______外,各地角速度相等均约为_______

(3)说出自转线速度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理环境独特。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阐释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简要说明青藏高原隆起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气压状况看,①地为___;从气流状况来讲,③地为___

(2)②地的风向是___;②④两地相比,风力较强的是___地。

(3)下表所反映的天气系统过境时日期是___。此日该地出现______等天气现象,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是___。该气象灾害易出现在甲、乙两地中的___地。

(4)图示季节,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两省区某年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因素中,造成两省区出生率差异的是(  )

①妇女就业率 

②育龄妇女人数 

③医疗卫生条件

④文化教育程度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2西藏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其影响最密切的条件是(  )

A. 地区开放程度低B. 海拔高,气温低

C. 消费水平高D. 水资源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上海制造”是我国的传统品牌,当前上海正谋求产业梯度大范围转移。“两头(研发、营销环节)在沪,中间(生产环节)在外”的经营模式,将成为上海企业未来生存的常态。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为“上海市部分企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 图2为“长三角地区不同时期产业转移重心演进示意图”;

材料三 图3为“产业转移发生机理示意图”。

(1)概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向外转移产业的主要类型。

(2)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重心演进的阶段性特征。

(3)分析上海“两头在沪,中间在外”的经营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对上海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