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为拉丁美洲地形图(单位:m)与虚线区域内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表为坎昆和图中A地的降水量统计资料。

表:坎昆和图中A地的降水量统计资料(单位:mm)

材料二:哥伦比亚加勒比海沿岸地区的煤炭储量居南关第二位,为了加强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加强中哥关系,中国正计划帮助哥伦比亚修建一条连接哥伦比亚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的长约220英里铁路,该铁路被称为“干运河”铁路。
(1)根据材料一,比较坎昆和A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造成坎昆和A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10分)
(2)试分析“干运河”铁路工程将对巴拿马运河产生哪些影响?(4分)
(3)山脉往往具有特殊的地理意义。试说明图中南美大陆西侧虚线范围内山脉的地理意义。(4分)
(4)图中B地区目前有大量的荒地,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地区有可能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8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共同特点是水、热配置差
B.两地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产地
C.两地交通都具有沿河湖、沿铁路的便利
D.两地城市高度密集,都接近消费市场
小题2:通常是“桥比路贵”,甲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主要原因(  )
A.节省投资成本B.减少对沿线城镇切割
C.保障旅客安全D.节省土地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大洋中某岛位置图,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若不考虑地形因素,该岛中甲、乙两地的距离约为(  )
A.555千米B.510千米
C.600千米D.无法确定
小题2:该岛甲、乙两地的降水差异状况及成因正确的是(  )
A.甲地降水多于乙地,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B.甲地降水少于乙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C.甲地降水多于乙地,处于西南信风的迎风坡
D.甲地降水少于乙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小题3:有关该岛中甲、乙两地附近海域盐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受洋流影响,甲地盐度可能高于乙地    
②受蒸发量影响,甲地盐度可能低于乙地
③受降水量影响,甲地盐度可能高于乙地 
④受地表径流影响,甲地盐度可能低于乙地
A.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材料后各题。(26分)
材料一:巴西部分地区地形图(单位:m)和巴西部分地区年均气温(单位:°F)和年降水量(单位:in.)分布示意图

(1)描述圣弗朗西斯科河以东区域72°F等温线的走向,并指出其影响因素。(6分)

(2)任选一季节(冬季或夏季)试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A区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对当地自然景观的影响。(8分)
(3)图中B区域是巴西最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指出B区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经过10年的恢复,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至今与美国、欧盟一起成为世界经济“三极”。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面积广阔B.矿产资源丰富
C.工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D.最大的港口城市是名古屋
小题2:日本的工业向其国土南北两端发展的原因是
A.南北两端有丰富的能源B.南北两端技术力量雄厚,交通便利
C.南北两端农业水平高D.太平洋沿岸老工业区呈现“饱和状态”
小题3:有关日本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民多采用大型农业机械 ②精耕细作,单产很高 ③侧重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 ④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4:被称为日本“硅岛”的工业区是
A.京滨工业区B.濑户内海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北九州工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澳大利亚中部自流井水不适宜用来灌溉农田的原因是
A.井水温度太低B.井水温度太高C.井水含盐度高D.井水养分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队考察路线图,回答各题。

小题1: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时,北京时间为
A.12日14时B.13日2时  
C.12日2时D.13日14时
小题2:当考察队到达东方站这天,考察队员回忆的下列有关情况,正确的是
A.太阳从西南天空下落,又从东南天空徐徐升起
B.考察队员看到成群结队的企鹅
C.天气异常寒冷,气温低达-70℃
D.夜晚睡觉时,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烈风掀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及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小题3: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小题4: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每空1分,共5分)读“部分亚欧大陆轮廓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自然景观从A地到B地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形成的。
(2)图中从C地与D地自然景观依次呈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从C地到D地所表现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在_____(低、中、高)纬度表现较为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