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和农业产值构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区分布最广泛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游牧业 D.水稻种植业
2.该省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是
A.热量充足 B.耕地比重高
C.农作物单产高 D.降水丰富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北省枣阳市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图”。下表是“该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 ( )
A.地中海 B.印度洋北部
C.大西洋赤道附近 D.西北大西洋
2.形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洋流影响 ④地表状况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左图)和M、N两地气温统计图(右图)。
材料二:巴库为阿塞拜疆(1922年加入前苏联,1991年独立)的首都,该市居民有多个民族,主要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俄罗斯和犹太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在19世纪末约为4万人,到1939年达35万,目前降至约10万左右。20世纪初巴库油田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油田之一。
(1)从形态和流向角度简述虚框内区域河流的水系特征,并简析其成因。(8分)
(2)简述M、N两地气温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8分)
(3)简析巴库俄罗斯族人口数量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8分)
(4)简述油田开发对巴库产业结构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温州八校返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8分)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图a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丁河流域1970年代以来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水库),流域内实行封山育林。图b是图a中丁河流域不同年代平均输沙量季节变化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各月平均降水量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降水量(mm) | 甲 | 34 | 57 | 92 | 134 | 151 | 212 | 151 | 132 | 84 | 79 | 58 | 28 |
乙 | 66 | 108 | 175 | 230 | 253 | 218 | 158 | 131 | 93 | 61 | 55 | 45 | |
材料三:
丙市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被誉为“千年瓷都”、“世界陶瓷文化圣地”,陶瓷产业体系完整,陶瓷创意基础深厚,拥有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多家以陶瓷文化产学研为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实施,该市把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做为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1)说出图a中①湖泊对所在地区的重要生态作用(4分)。
(2)与1970年代相比,简述2000年代丁河输沙量的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8分)。
(3)指出与甲地相比乙地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4)简评丙市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温州八校返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不同时期我国①、②两种产业主要生产省区空间布局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①产业最可能是
A.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B.动力指向型产业
C.技术指向型产业 D.原料指向型产业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为了降低成本,①产业布局不断聚集
B.①产业逐渐向内陆转移
C.②产业最可能为能源、资源密集型产业
D.我国②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疆牧民季节性的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牧民转场主要受( )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海南省高三第二学期测试(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图为“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冰期长,含沙量小
C.侵蚀作用强烈
D.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2.关于“藏水北调”工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能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B.只解决西北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C.可能导致沿线生物多样性减少
D.大部分可以自流
3.该工程建成后,对西藏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 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
C.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 D.改善其航运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索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2.乙地区是我国:①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②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
③内河航运.发达的地区④科技实力最强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①冬季更寒冷②降水更丰富③旱地面积更广大④夏季更炎热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