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同时涉及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区的重大工程是(     )
A.南水北调B.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D.三北防护林
B
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西电东送的北线把山西、陕西等地的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线把长江三峡的水电送往长三角;南线把珠江上游的水电和贵州的火电送往珠三角地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环境管理措施中,属于经济手段的是(    )
A.征收排污费B.实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C.实行“三同时”制度D.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3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显著特点及形成的直接原因。
(2)图中几个较大的城市都是我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分析这几个城市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有利区位因素。
(3)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乙地区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表:
利用方式
燃料
饲料
肥料
工艺编制
自然腐烂
其他
百分比(%)
50
13
3
9
20
5
请你从节能减排、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4)甲附近河流上有我国一重要水利枢纽,你认为当初选址修建时,设计者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必要资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这一特征
A.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B.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
C.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D.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A.建立经济特区一西部大开发一上海浦东开发
B.开放边境城市一设立重庆市一沿海开放城市
C.香港回归祖国一海南经济特区一中部崛起
D.沿海经济开发一西部大开发一振兴东北经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中国区域图关于我国国土整治重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区应重点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持生态平衡
B.b地区应发展立体农业,进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C.c地区应大力发展钢铁、机械、石化等重化工业,治理大气污染
D.d地区利用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少数民族聚居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8分)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为我国广东、广西两省有关发展指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2010年)
材料二:我国珠江水系图

(1)比较分析2005-2009年,广东、广西两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差异。(10分)
(2)2005-2009年,广西农业生产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珠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哪些改变?(8分)
(3)简要分析北部湾地区的工业发展优势。(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3分)读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较合理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                                  _____(4分)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
_                                                    _。(3分)
(3) 为更好地发挥图中I、Ⅱ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可采取适当的措施,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笔画出。(2分)
(4)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修建_______和公路等基础设施,这需要_____          _作为保证。(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 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 3万平方千米。图3—2—3为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示意图,图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读图完成1~2题。

小题1:有关我国荒漠化土地的现状,正确的是
A.风蚀荒漠化占荒漠上地的99%
B.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
C.荒漠化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
D.长江以南的省(市、区)没有荒漠化土地
小题2: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
A.甘肃、河北B.新疆、内蒙古C.陕西、宁夏D.青海、西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