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四地气候特征大致相同的两个地区是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①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且7月份受副高控制,说明位于北半球的     10°N-20°N之间。②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7月份受副高控制,说明位于北半球30°-40°N之间大陆西岸。③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位于回归线附近。④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1月份受副高控制,说明位于南半球30°-40°S之间大陆西岸。所以纬度最南的是④,D对。A、B、C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①、③都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大致相同,A对。②、④气候类型相同,都是地中海气候,但季节相反,气候特征正好相反,所以B、C、D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沙洲岛形成于

A.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搬运作用 D.风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并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I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向外迁始于                                                         (  )。

A.1985年B.1995年
C.2000年D.2005年
【小题2】导致Ⅲ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西部大开发的推进B.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C.产品质量的提升D.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MN为晨昏线,P点为晨昏线与本初子午线的交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时伦敦为5月8日,且P点位于图示位置时,北京时间为

A.5月8日15:00 B.5月8日3:00
C.5月9日15:00 D.5月9日3:00
【小题2】若该日为11月8日,且P点移至最北端时,P点
A.位于北极点上 B.位于北极圈上
C.出现极夜现象 D.出现极昼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是

A.1月初 B.5月初 C.7月初 D.10月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由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1909~2008年东北年、冬夏季平均气温每10年平均值变化”,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1909~2008年东北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 B.冬季气温变化幅度大于夏季
C.中温带全部变成暖温带 D.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小于各季
【小题2】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  ②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加大   ③农作物的熟制发生根本性改变  ④冬季冻害的损失大幅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天然气2000~2011年生产重心与消费重心的经纬度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时段,我国天然气供需重心的移动趋势是

A.生产重心持续向西北移动
B.消费重心持续向东南移动
C.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近
D.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远
【小题2】我国天然气2003年之后供需重心演变带来的影响是
A.加快我国“西气东输”的建设步伐
B.扩大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C.缓解我国东南部交通运输紧张局面
D.加剧我国西北部荒漠化蔓延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开展对北极地区的考察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加强B.全球气候变暖
C.极昼天数较多D.太阳辐射增强
【小题2】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
B.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
C.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
D.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