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各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慢、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丹麦和哥本哈根简图

材料二 为了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2009年12月7日,来自世界192个国家和地区的谈判代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会议原定于当地时间18日结束,但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会议被迫拖延了一天,即便如此,会议闭幕时达成的依然是不具法律效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因而,环保人士批评哥本哈根的气候大会十分失败。

(1)下列气候资料中,与哥本哈根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

(2)有人说,全球变暖将致使这种气候特征减弱。请根据所学知识简单解释。

(3)为抑制全球变暖趋势,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4)全球变暖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哪些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远郊区甚至是郊区以外的农村和小城镇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伴随着城市文化和产业的外移,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中心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3分)
(2)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分)
(3)由材料2中图甲和图乙信息,描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征。(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

(1)结合材料1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区别。
(2)结合材料2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材料3: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图

(3)早期该城市选址为河流交汇处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4)该城市M、P、Q中__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
(5)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据此完成小题。

1.棉花及其制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美国棉花→巴基斯坦纱→中国→意大利印染→法国服装设计→土耳其制造→跨国百货销售。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依靠本国的(   )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政策

2.在上题的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

A.耕地面积广大       B.生产成本低     

C.区域专业化生产     D.劳动力素质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安徽省宿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

1.AB两条城市化进程的曲线代表发达国家是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是___曲线。

2.从世界城市化进程来看,发展中国家多数处于________阶段,发达国家处于________阶段。

3.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加速发展。

4.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二十世纪后期,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发展中国家过快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