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中国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④四地
A.年降水量①地比②地大 B.土壤肥力②地比③地高
C.夏季气温③地比④地高 D.海拔④地比①地高
2.造成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热量 D.水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好产品不等于好品牌。2013年6月,华为在伦敦推出了超薄手机P6,然而就是这样一款投入了巨大研究成本的产品,在国内的售价依然没能跨过3000元的门槛。这也是国产手机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缺乏足够品牌影响力,尽管不乏年出货量达数千万部级的厂商,但所有的国内品牌都无法摆脱低价走量的尴尬处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手机成本高低的是 ( )
A.原材料使用量 B.研发、设计费用
C.组装使用的劳动力 D.产品运输费
2.我国生产手机的最大优势在于 ( )
A.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B.国内消费市场巨大
C.有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D.国家政策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上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有灰霾记录以来浙江11个地级城市灰霾发生总天数和年均灰霾天数”图,回答下列各题。
1.浙江省灰霾分布的特点是:
A.从沿海向内陆递增 B.从南向北递减
C.呈不连续块状分布 D.北部平原高于南部山区
2.地处浙闽山地金衢盆地西段的衢州市,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但在整个有灰霾记录的历史时期灰霾天数均较多,原因最有可能是:
A.森林茂密,不利于灰霾气流消散
B.山区盆地,不利于灰霾气流消散
C.人口密集,矿物燃料使用过多
D.经济落后,森林覆盖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年降水量高达2000mm以上的温带地区,有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温带雨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图中最有可能分布温带雨林的是
2.关于热带雨林与温带雨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腐殖质厚度大于温带雨林
B.两地的气候特征相似
C.热带雨林中降水类型多为对流雨,温带雨林中降水类型多为地形雨
D.温带雨林多出现在大陆东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某地区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引起①~③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水文 C. 生物 D. 地形
2.③阶段山脉东西两侧植被的差异体现了
A.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材料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4分)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6分)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育才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判断下题。
1.有关①②③三地的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是热带荒漠带
B.①②都是热带雨林带
C.①是热带沙漠气候,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①②都热带季风气候
2.形成①②③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的差异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差异
C.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差异
D.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