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D.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B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列人类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
A.为获取耕地围湖造田B.黄土高原上种草种树
C.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D.发电厂向大气排放烟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这幅图所提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2)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3)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4)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或防治该问题:                                 
                                    (至少2点)
(5)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图中所示的问题是属于          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6分)

⑴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_____;A~B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B—C时段二者的关系是______。(3分)
⑵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双选)(2分)   (   )
A.航天工业B.煤炭工业C.钢铁工业D.微电子工业
⑶人类社会处在A--B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当进入C阶段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可持续发展。(3分)
⑸列举你日常生活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______ 、______。(列举两例)(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l0年2月9日,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已结束,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从普查结果反映出的环境问题看,既有过去熟知的一些情况,也有不少通过普查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如农业污染源对水污染的贡献程度高,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城市大气污染影响大等问题。
材料二:我国重点流域(海河、淮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针对农业污染源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简要说明解决措施。(6分)
(2)针对机动车大量增加造成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10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29--30题。

小题1: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小题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面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1分)
A.乙、甲、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2)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1分)
A.甲              B.乙                
C.丙              D.丁                 
(3)试分析南方地区酸雨问题严重的原因。(2分)
(4)防治该区水土流失可采取哪些措施?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霾”是一种类似于轻雾的天气现象,但与雾有一定的区别。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表格雾与霾比较表
 
水汽含量
颜色
边界
能见度
颗粒物

>90%
乳白色、青白色
清晰



<80%
黄色、橙灰色
不明显

尘粒、烟粒、盐粒
   
材料二:图12是Q市霾天气的年变化图    图13是Q市霾天气天数占全年的百分比
                
(1)雾与霾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
(2)霾的颜色呈黄色或橙灰色,主要是由于大气的  _________ 作用形成的。
(3)根据图12可知,霾天气主要发生在季______________ 季(节),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霾天气的出现与工业发展关系密切,根据图13推断,Q市的工业发展变化特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是世界上酸雨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据此回答10~12题。
小题1:我国受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城市是          (   )
A.沈阳B.长沙C.乌鲁木齐D.合肥
小题2:我国酸雨为硫酸型,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我国是世界上消耗石油最多的国家B.我国是世界上SO2排放量大的国家
C.我国南方酸性土壤中多含硫酸D.我国是森林破坏非常严重的国家
小题3:下面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   )
A.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B.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C.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发展煤炭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