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11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A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

   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

24.B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口分布        B.交通

   C.水源条件        D.矿产分布

25.下列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C地区具有发展沿边贸易的优势

   B.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

   C.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

   D.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1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21~22题。

21.P地与Q地相比,P地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2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回答11~12题。

11.P地与Q地相比,P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

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

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右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

均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11~12题。

11.该地区                                                             (  )

A.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12.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  )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18分)

      材料一  图19为某区域略图和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其有关产业链称为“光伏产业”。

      材料三   L国是图示区域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国家之一。2013年11月25日到28日,李克强总理对L国进行正式访问,提出加强与L国光电等新能源建设合作。

(1)       说明图示地区西部海岸

  线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气温的影

响。(5分)

   (2)解释H地多风车的自然原

因。(3分)

   (3)说明R河在L国境内河段

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5分)

(4)       简述我国投资L国“光

   伏产业”的主要有利条件。(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1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20~22题。

20.关于甲、乙、丙、丁商品粮基地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甲地人均耕地多.热量不足               B.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水源不足

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力低               D.丁地光、热、水充足,旱涝灾害频发

21.图示粮食流通对西部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主要有

A.缓解粮食生产压力,增加人口数量            B.合理退耕还林还草,减轻生态压力

C.确保工业原料供应,促进经济发展            D.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利用资源

22.Q地区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

A.河网稠密,地块小,土壤黏重                   B.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劳力严重流失

C.城市化发展快,非农用地增多                   D.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箱面积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