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址黄浦江两岸、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图6),距离市中心约5千米,规划控制区约5.4平方千米。位于浦东的规划控制区域内有众多工厂企业和近万户居民。位于浦西的规划控制区域内大约有十余家工厂企业,这里曾经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在世博会场馆建设中,一些具有历史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工业建筑、船坞和构筑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并改造成船舶工业博物馆、商业博物馆和能源博物馆等;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黄浦江滨水地区进行了规划设计,黄浦江沿岸将逐步改造成为公共开放空间和绿地,并成为上海城市空间的核心。

  材料二:上海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城市中心地区将基本建成以地铁、地下道路、地下人行公共步道、地下停车设施为主的地下交通系统。地铁将承担60%以上的城市客运交通。2010年3月又完成国内首条贯通苏州河两岸的双层双向汽车专用地下通道工程,以减轻外滩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

材料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1世纪正在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下表是1995年到2005年日本在海外长期居住者人数前十位城市表(表3)。长期居住者主要包括民间企业职工及其家属。近年来,日本人在中国的长期居住者人数显著增加,2005年在上海的日本人数量增长比北京更快。

 表3  1995年到2005年日本在海外长期居住者人数前十位城市(单位:千人)

 

(1)依据材料一,简析上海世博会选址和建设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上海大力发展地下交通系统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请在下面所提供的词语中选择适当词语,用两行以内文字表述日本的海外长期居住者在上海人数增长快的原因,并在选用的词语(最少选四个)下划线。

    备选词语:银行工厂人口 发展 撤退 腹地 金融危机 城市开发 中枢管理职能

(1)以世博会为契机推动黄浦江两岸地区旧城改造和更新;通过城市区域功能重组,加快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治理工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开辟滨江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综合利用上海老城厢历史风貌区、外滩及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社会经济和人文资源;并使世博会场馆得到最有效的后续使用;提升生活品质,改善道路交通条件,特别是加强城市与滨江地带的联系,提高滨江地带的可达性和亲水性;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重新塑造城市的空间景观。(以上答案中答出四点,即给`8分)

(2)地铁和汽车专用地下通道等具有运量大(2分)、速度快(2分)、几乎不占用地表空间(2分)等优点,可以大大缓解市内交通拥堵压力(2分),并减轻交通环境污染(2分)。

(3)位置临海,人口多,是经济腹地广的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浦东城市开发快,工业发展显著。(须选4个用词,并叙述正确,8分)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南疆地区五座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的关系图。

(1)根据材料一,图中五城市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古到今,城镇位移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区域河流属于_____________(水循环类型),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流量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反映从阿图什到库尔勒,城市化率与生态环境和谐度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五城市生态环境均较脆弱,其城市化与和谐度的制约因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2年是重庆两江新区全面发力之年,预计2012年GDP将达1600亿元。“两江新区”以实现国家战略、打造国际化新区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材料二 重庆1998年~2008年的城镇化率与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布表

年份

城镇化率

三次产业贡献率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8

32.6

4.8

36.2

59.0

1999

34.3

0.8

59.5

39.7

2000

35.6

2.9

55.5

41.6

2001

37.4

4.4

51.4

44.2

2002

39.9

6.8

54.0

39.2

2003

41.9

6.0

58.2

35.8

2004

43.5

5.8

57.9

36.3

2005

45.2

5.4

50.1

44.5

2006

46.7

-6.8

56.5

50.3

2007

48.3

6.8

57.3

35.9

2008

49.99

5.0

56.9

38.1

(1)促进重庆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2分)

A.河流                                     B.资源

C.地形                                     D.气候

(2)材料二显示,对重庆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产业是____________;重庆的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2分)

(3)两江新区的建设将会首先导致数值明显上升的是(  )(2分)

A.第一产业贡献率                           B.第二产业贡献率   

C.第三产业贡献率                           D.城镇化率

(4)为什么许多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进行新区建设?(4分)

(5)如何从地理的角度理解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汕头市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文综地理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0月30日据报道,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第四次从浙江舟山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图8甲图中丙附近)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 下图(图8)中甲图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上标出了1月和7月的风向,乙图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图8中东非地区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为该地1、7两个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A月
B月
气温(℃)
18. 0
19.2
降水(mm)
58.3
242.3
 
(1)据图8分析,索马里海域(甲图中丙附近)地处沟通_____洋与_______ 洋的便捷通道处,是中国与____ 洲和________ 洲西部联系的重要水域。(4分)
(2)试分析维多利亚湖盆与Edward湖盆在成因上的不同点。(4分)
(3)甲地气温年较差很小,比同纬度气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是______。B月最可能是________(1、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8分)
(4)甲图中甲所在区域与丁所在区域相比,区域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_____ ,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___ 。(4分)
(5)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 ,试分析其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汕头市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文综地理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示意图(图9)

图9

 
 

 
材料二:图9中E地某村距甲城市60km,下表为该村一些发展资料
基本情况
土地类型
经济状况
其他






梯田
经济
果林
甘蔗田
湿

农业
产值
村办
企业
工业
产值
空气质量
水质
4.1
Km2
1835

5100

2200

1300

1600

500

9l
万元
3个红砖厂、
1个制糖厂
549
万元
中等
3-4类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图所反映的是___(夏、冬)季,理由是  _____ 。(4分)
(2)近几十年来河口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改善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M、N两处中宜建设度假村的是__________ ,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4分)
(4)当地人民政府决定在A、B、C三地中建设一大型能源港口,应选择在_______最适合,理由是__________ 。新建港口拟实行江海联运,最经济的实现方式是_______ 。(8分)
(5)由材料二可知:图中E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_____ 、_______ 。请为该村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提出两条具体措施。(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高三2月月考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各国对于气候变化以及未来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全新增长模式的关注与认同与日俱增。

材料二:我国目前能源基本生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基本消费量占世界10.4%,居世界第2位。我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接近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10天,中国正式对外公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再次向全世界作了上述承诺。

材料三: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对比。

材料四:北欧相关资料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            ;b          ;c           ;d             。(4分)

(2)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差异主要表现在         。(4分)

(3)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 (12分)

(4)丹麦的气候特点是          ,该国气候对种植业不利的影响是         。(4分)

(5)材料四中景观A与景观B所示的自然景观不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成因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