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以东的洋面上出现反气旋时,上海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 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 B. 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少雨
C. 吹东北风,湿热多雨 D. 吹东南风,湿热多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定州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R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河流域地势起伏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 B. 该河流每年会出现凌讯
C. 1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 D. 一般情况下,该河河道西岸较陡,河道较深
2.图中O地和P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大气环流 C. 洋流 D. 植被、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屋顶太阳能就是在住宅、学校等设施的屋顶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进行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屋顶太阳能发电具有的优点是
A. 能源密度大 B. 土地占用少 C. 设备投资少 D. 受自然影响小
2.正常年份,北京某学校的屋顶太阳能发电量波动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B 带 C 带 D 带
(2)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其特点是夏季 ,冬季 。
(3)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表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和 。
(4)在图中画出B、D所代表风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
A. 降水、蒸发 B.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C. 蒸发、降水 D. 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2.关于“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不断利用地表径流满足生产活动的人为水循环
B. 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水的自然循环,又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一定影响
C. 进入水的社会循环系统中的水量与其排放的污水量始终相等
D. 人类活动影响水的社会循环,而对水的自然循环则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电视剧《闯关东 》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右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 a是短波辐射
C.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2.朱开山一家在夜晚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 增强a辐射 B. 增强c辐射
C. 减少b辐射 D. 改变b的辐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平行班)(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湖泊,也是新疆最大咸水湖。博尔塔拉河、精河、奎屯河,分别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注入艾比湖,成为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6~9月份为入湖河流径流量全年最大时期,占全年径流量的64.6%。该湖曾经像一把保护伞维持着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近几十年来该湖的面积大幅度萎缩,使得附近地区的居民苦不堪言。
(1)分析6~9月份入湖河流径流量为全年最大的原因_______。
(2)每年6~9月份,艾比湖的湖面面积最小。试分析其原因______。
(3)分析艾比湖面积萎缩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平行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上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 ②—外力作用 B. ③—固结成岩作用 C. ④—地壳下沉 D. ⑤—高温熔化
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 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 丙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
D. 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图”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地区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__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土地的退化。
(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______。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