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一)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均变化”图,分析:

(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
 

(2)最暖的年份是在
 

(3)造成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
 
 

(二)简述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的全球气候变化特点.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此题考查图中的气温变化特点.根据图中的线的变化和走向分析,图中的气温是波动上升的.
(2)此题考查图中的最暖的年份.根据图中的数据分析,图中最暖的时间是在1998年.
(3)此题考查气温变化的原因.根据图中的线的变化和走向分析,图中的气温是波动上升的,气候变暖.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世界范围内认为全球变暖由于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排放过多所造成的.气候变暖主要是碳排放过多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人为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二)此题考查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的全球气候变化特点.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万年以上的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五千年左右的时间的气候状况;近代气候是指利用仪器观测气候变化的时期,主要是指19世纪末以来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气温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出现过一次温暖期与寒冷期.
解答: 解:(1)根据图中的线的变化和走向分析,图中的气温是波动上升的.
(2)根据图中的数据分析,图中最暖的时间是在1998年.
(3)根据图中的线的变化和走向分析,图中的气温是波动上升的,气候变暖.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世界范围内认为全球变暖由于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排放过多所造成的.气候变暖主要是碳排放过多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人为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二)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万年以上的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五千年左右的时间的气候状况;近代气候是指利用仪器观测气候变化的时期,主要是指19世纪末以来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气温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出现过一次温暖期与寒冷期.
故答案为:
(一)(1)气温呈上升趋势     
(2)1998年   
(3)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破坏植被 
(二)气温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出现过一次温暖期与寒冷期.
点评: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掌握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此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出现这种人口流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需求教育机会B、政策吸引
C、家庭婚姻D、经济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酸雨B、臭氧层破坏
C、沙尘暴D、全球气候变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中景观可能反映的现象是(  )
A、全球气候变冷
B、北极冰盖退缩
C、生物种群繁多
D、海洋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
A、全球定位技术
B、GPS信号接收机
C、地理信息技术
D、遥感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甲处被海水淹没,海平面上升的高度至少在(  )
A、0.5mB、1.0m
C、1.5mD、2.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果人类继续任其发展,产生的后果可能是(  )
A、极端天气发生的几率变大
B、我国西北和中亚地区湿度增加
C、南极地区紫外线增多
D、高温杀灭大部分病菌,有利于人体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浓雾协助英法联军创造了“九日奇迹”.1940年5月24日,德国军队以“闪电战”攻破马其诺防线,把40万英法联军包围在法国的敦刻尔克海滩上.这时德军离港口仅10英里.但是在5月24日中午,希特勒却下令部队停止前进,直到5月26日下午才取消命令又继续前进.利用这两天时间,联军在沙滩上布置好了环形防线,掩护撤退.5月26日晚到6月4日上午撤退共进行了9天.在这9天中,德军不仅从地面进攻,同时还飞临多佛尔海峡上空进行轰炸.这时天气状况有利于联军撤退,从26日到31日都是大雾天气,浓厚的云雾笼罩在海峡上空,加上油库燃烧形成的黑烟,使德军的战斗机找不到轰炸的目标.到4日上午,联军共撤出34.6万人,他们就是后来诺曼底登陆时作战的主力.有人说是浓雾创造了奇迹,因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撤退,撤出的是整个英国的未来.
材料2:据有关报道,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方点燃了巴格达周围浇灌石油的战壕来阻碍美军的军事行动,但是专家指出烟雾对美军使用的卫星制导导弹没有任何影响.
材料3: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许多美国飞行员在被击落后能得以生还,人们常惊羡于美国的神奇.
(1)材料1和材料2中同样是烟雾,为什么能阻滞德军的袭击,而不能对美国的轰炸产生影响?
(2)在材料3中美军是如何确定飞行员的位置并进行组织救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无论是在汽车上或飞机上,还是在野外旅行时,只要你拥有手机大小的GPS接收机,就能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  )
A、天气B、气候
C、地理坐标D、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