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海啸,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到23.6米。
(1)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6分)
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
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2)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指出核电站适宜布局的地区。(12分)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
(3)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4分)
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图13所示。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4)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特点,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8分)
(1)震级高、距离震中近,引发的海啸强度大;(2分)地处海湾;(2分)居民区集中分布在沿海峡谷中的低地。(2分)
(2)日本能源消费量大,(2分)石油(常规能源)等能源自给率低,对外依赖程度和运输压力大;(2分)核电站所需原料少,发电量大,(2分)清洁。(2分)
核电站适宜布局在靠近水源或沿海,(2分)常规能源不足,但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2分)
(3)此时段亚洲东部盛行西北季风,中国位于西北季风的上风向。(2分)
流经日本沿岸的洋流流向主要为自南向北,中国位于其上游方向。(2分)
(4) 向中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是辅助部件生产和组装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业,(2分)其产品处于销售额下降的成熟期和衰退期。(2分)
国内就业机会减少;环境压力减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4分)
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金陵中学课改实验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地质构造是 __________,其中A为 ________ 斜,B为 __________ 斜。
(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①处还是②处?__________ 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四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但气候差异很大,请分析形成的原因。(3分)
(2)修建连接PQ两城市之间的铁路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2分)
(3)分析甲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3分)
(4)图中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1.1旅游概述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旅游主体的 化。图中的旅游活动同时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旅游空间的 化;②旅游方式和内容的 性;③旅游目的的 性。其中 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2)图中的国际旅游人数呈 的变化特点,原因之一是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尤其是 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3)图中旅游活动属于( )
A.古代旅游 | B.近代旅游 | C.现代旅游 | D.无法判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①~④所属灾害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属于东北灾害带 B.②属于海洋灾害带
C.③属于青藏高原灾害带 D.④属于西北灾害带
2.图中①~④所属灾害带的主要灾害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是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
B.②是台风、风暴潮、赤潮
C.③是洪涝、旱灾、病虫害
D.④是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山西省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5分)温哥华是加拿大冬季温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拿大中东部的农矿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倚重温哥华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温哥华冬季较本国多数城市温暖的原因。(4分)
(2)分析加拿大农矿产品的出口倚重温哥华港的原因。(3分)
(3)指出L河甲点以上河段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并说明理由。(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