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当时其耕地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0%,财富占全国的60%。泾水多泥沙,郑国渠是秦代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干渠和支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盐碱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下图为郑国渠示意图。
(1)简述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2)据图说明郑国渠引水灌溉工程选线的优点。
(3)郑国渠在历史上损毁严重,几乎代代都要重修,最后灌溉规模不足最盛时的四十分之一。简述古代该工程损毁严重的原因。
(4)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简要分析图示渭河干流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的原因。
【答案】(1)关中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便于耕作;土壤深厚肥沃;靠近渭河,灌溉便利。
(2)沿线地表较为平坦,工程难度小;贯通多条河流,接纳水源多;位于山麓地带,居高临下,可以灌溉南部更多土地;地势西高东低,渠水可实现全线自流。
(3)泾水多泥沙,水渠易发生泥沙淤积,导致过水能力降低;再加上当时建造工艺水平和材料较差,一旦发生暴雨,工程易被冲毁。
(4)地形:地处渭河平原,地形平坦,落差小,水力资源不丰富。地质:渭河平原为地堑构造,地质条件不稳定。水文: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
【解析】(1)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主要结合所学关中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图示信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2)结合图示等高线,可知沿线地表较为平坦,工程难度小;位于山麓地带,居高临下,可以灌溉南部更多土地;地势西高东低,渠水可全线实现自流;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郑国渠贯通多条河流,接纳水源多。
(3)结合区域降水特征和古代建造工艺进行分析即可。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渭河平原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不足,不适合修建大坝;渭河平原为地堑构造,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合建大坝;渭河含沙量大,修建水库后容易造成泥沙淤积,水库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日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是____(高或低)压中心,图中E、F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2)按冷暖性质,A处附近属____锋,A、B、C、D四地中即将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载一个APP.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就能以每小时0 5到1元的价格解锁一辆自行车任意骑行……近年来,共享单车在中国迅速走红,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下图为“某城市一周内共享单车与地铁分时段使用频率统计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铁相比,关于共享单车使用高峰描述正确的是
A. 共享单车与地铁的高峰在时间上完全同步 B. 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共享单车更明显
C. 周末共享单车高峰不明显 D. 周末共享单车不存在早高峰
【2】共享单车的出现
A. 使外环附近地铁站服务范围缩小 B. 延长了市民的消费时间
C. 使中心市区地铁站的服务范围显著扩大 D. 使地铁的窖流量锐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内陆国家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中数据为经纬度),完成下列各题。
【1】约占该国面积4/5的地形为
A. 平原和盆地 B. 丘陵和盆地 C. 平原和丘陵 D. 高原和山地
【2】该国的农田应主要分布在
A. 中部和西北部 B. 北部和西部 C. 中部和东北部 D. 中部和南部
【3】该国灌溉农田需水量相对较大的时期在
A. 夏季和秋季 B. 冬季和春季 C. 春季和夏季 D. 秋季和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北京某同学连续两日在手机上查询的当地天气状况。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日期为
A.春分前 B.夏至前 C.秋分后 D.冬至后
【2】图示期间雾霾较重,对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
A.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B.白天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
C.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D.夜晚大气逆辐射减弱
【3】导致本次雾霾天气结束的原因是
A.高压控制 B.锋面过境 C.台风影响 D.寒潮来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AB段为河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
A. 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B. 由东向南流
C. 由东向西再向南流
D. 由南向东流
【2】某观察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3 ℃,则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 )
A. 0.9 ℃ B. 1.7 ℃ C. 2 ℃ D.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一般认为,城市中不同功能区之间用地类型、性质、面积等存在差异,造成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而植物和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也存在差异,从而出现了城市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特征。研究发现,在城市土地利用转变较为剧烈的近郊区,其生物多样性不仅高于城市中心区域,而且显著大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物种种类数量统计图。
(1)分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内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
(2)解释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原因。
(3)推测城市近郊区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问题
【1】由图中可以推断,该区域( )
A. 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 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 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 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A. 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 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526平方公里,农用土地面积249万公顷,人口约为1700万人,是欧洲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荷兰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海岸线长1075公里,沿海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十三世纪以来围垦的土地相当于荷兰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 荷兰玻璃温室面积约10420公顷,约占世界现代温室面积的1/4,以“玻璃城”驰名于世,温室园艺是园艺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以花卉和蔬菜生产为主。荷兰交通便利,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港口。
材料三 荷兰位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荷兰沿海多海坝和岸堤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荷兰发展温室农业的主要原因。
(3)分析鹿特丹成为欧洲最大港口的主要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