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1.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
A.逐步变暖 B.先冷后暖
C.逐步变冷 D.先暖后冷
2.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 B.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
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期末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沿53o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堆积作用 B.河流侵蚀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地壳的水平运动
2.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葡萄等水果作物种植区 B.东、西水运交通不畅
C.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D.是该国最发达的工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第11单元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两区域局部图”,回答小题。
1.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
B.都有较广的草原景观,a、b两地气候均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C.都有大量煤炭、石油和金属矿的生产和出口
D.都有大牧场放牧业和大量粮食出口
2.甲国的a城市和乙国的b城市( )
A.都为地中海气候
B.雨季出现时间不同
C.沿岸洋流均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分别是港口及矿业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巩固训练区域生态建设、资源开发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沙尘暴分布地区及出现次数示意图”,完成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沙尘暴分布状况及出现次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沙尘暴分布呈片状
B.沙尘暴出现次数由中心向四周减小
C.沙尘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D.准噶尔盆地和科尔沁沙地为我国沙尘暴中心
2.西北地区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 )
A.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
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C.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
D.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学科技能强化专题仿真演练:高考四项考核能力的培养(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下表为该区域中③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气温(℃) | -1.0 | -1.5 | 2.2 | 8.0 | 13.5 | 18.3 |
降水(mm) | 125 | 108 | 112 | 129 | 124 | 141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22.5 | 24.2 | 19.3 | 13.0 | 7.0 | 1.7 |
降水(mm) | 194 | 170 | 221 | 182 | 189 | 159 |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明①②两地地形类型。(8分)
(2)描述③地的气候特征。(8分)
(3)图示地区为该国重要的加工业基地,评价其区位条件。(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学科技能强化专题仿真演练:常考四大类等值线图的判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山西省基于某要素下的土地生产潜力(克/平方米·年)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
1.图中M、N两地土地生产潜力的数值分别是( )
A.1 015、875 B.1 015、825
C.965、795 D.875、825
2.影响图中土地生产潜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学科技能强化专题仿真演练:常考四大类地理图表的判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读表完成小题。
月份 项目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风力≥8 级的日数(天)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3 | 166.8 | 48.9 | 26.2 | 26.0 | 3.5 |
1.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
A.1~3月 B.3~5月
C.7~9月 D.10~12月
2.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长
C.大气中云量较小 D.地面温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四地理事物空间布局的分析评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图中曲线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的分别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2.曲线③代表人口迁移现象,在下列城市中体现最明显的是( )
A.伦教 B.巴西利亚
C.新德里 D.乌兰巴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总复习课时精练:第1章 行星地球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小题。
1.丁地位于丙村的方向( )
A.正北 B.西北 C.东北 D.正南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