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著名的景点“十二使徒岩”,目前仅剩下七个岩柱。有人说旧的“使徒”倒下,新的“使徒”将不断形成,出现这种“前赴后继”现象的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堆积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高三上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农业类型布局调整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耕地面积的扩大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市场需求的增大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不可或缺的天然保障。下列对长白山、草原和湿地保障作用的分析,错误的是
A.降水丰富,提供水源 B.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
C.森林茂密,补给有机质 D.阻挡冬季风,提高积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温州沙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有( )
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利用率过高
C.水污染严重 D.水资源浪费严重
2.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C.灌溉用水量大 D.降水量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拼搏中放飞青春梦想 ,让奥林匹克精神薪火相传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 匹克运动会于北京时间 2014 年 8 月 16 日 20 时在中国南 京正式开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在南京青奥会开幕时,西五区的区时是
A. 2014 年 8 月 16 日7 时 B. 2014 年 8 月 16 日 17 时
c. 2014 年 8 月 17 日9 时 D. 2014 年 8 月 15 日 17 时
2.开幕式次日 ,运动员们观察到南京日落的方位最可能是
A.西北 B.西南 C.正西 D.东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10分)
2013年以来,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但外国游客入境中国旅游的数量却停滞不前。2014年中国旅游逆差突破了1000亿美元。据此回答下列题。
(1)入境游客增加对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影响有哪些?(6分)
(2)我国要提高旅游业总体竞争力,减少旅游逆差,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麦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些年来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已扩展到海拔4000米高原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是
A. 改良耕作制度 B. 提高收购价格
C. 科学培育良种 D. 改造自然条件
2.从小麦分布范围的扩大可看出
A. 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主要因素
B. 农业区位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单一的
C.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是在变化的
D. 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迁移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2.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区位因素构成图,回答下列小题。
1.若该图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图,则新疆绿洲农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① B.② C.⑤ D.⑦
2.若该图为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图,则下列工业部门与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微电子工业——⑥ B.制糖工业——⑦
C.炼铝工业——③ D.食品加工工业——⑤
3.若该图为影响功能区的区位因素图,则中心商务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表达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大
B.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连续多日阴雨天气
C.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日阴雨天气
D.甲地和乙地都是晴朗少云,但是甲地气温更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