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 B.水源 | C.地形 | D.土壤 |
A.稻田 | B.鱼塘 | C.果园 | D.菜地花圃 |
【小题1】C
【小题2】A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山麓脚下是鱼塘,往上依次是地形平坦地带是稻田、坡地是菜地花圃、山坡平坦地带是居住用地、再往上坡度较陡地带为果园,故直接反映了地形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小题2】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一般地,城市郊区农业中,因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故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郊农业的生产规模一般会不断扩大,而导致了水稻种植面积缩小。
考点: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城市郊区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以及读图判断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农业生产布局的特征,并结合市场变化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的影响分析即可。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 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
该市目前发展I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
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紧缺的局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地表径流汇流到河口时间相等的各点连线)。读图回答11~12题。
11.据图中的信息判断( )
A.该河流干流的流向为东南向西北
B.该流域S1、S2、S3范围中,河床坡度较缓的是S3
C.该河流干流长度约为20千米
D.该图不能为防洪提供决策参考
12.当该流域等流时线为一年中最密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B.福建正值台风多发季节
C.该流域河流含沙量最大
D.该流域面积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右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6~7题。
6.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
B.2009年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C.2009年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三大产业应坚持均衡发展
7.该市目前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处境。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禁止外来人口迁入,控制人口规模 B.实行区域合作,加快产业转移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
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
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
4.该市目前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紧缺的局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 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
2.该市目前发展I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
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紧缺的局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