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下列地形区的地质作用与形成死海的地质作用类似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乙地形区的堆积物来自蒙古高原,实现这种搬运的能量最终来自 ( )
A.盛行风 B.流水
C.太阳辐射 D.冰川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②是指(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副极地高气压带
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①风带影响,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
B. 受②气压带影响,北非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C. 受③风带影响,地中海地区冬雨较多
D. 受①风带和②气压带交替控制,伦敦形成温带海洋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信息及其推断正确的是
A.②处表示地壳的水平运动
B.③处稳定可进行大型工程建设
C.④处多地下水和油气资源的储存
D.⑤处气温常年低于0℃,季节性积雪广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A、B两城市(忽略两地海拔差异)某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A城市日出的地方时是
A.6:10 B.6:30
C.6:40 D.6:50
2.A城市位于B城市的
A.东北面 B.西北面
C.东南面 D.西南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
A.山地落叶阔叶林 灌丛草甸
B.针叶林 草原
C.灌丛草甸 针叶林
D.草原 山地落叶阔叶林
2.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高于北坡的主导因素是( )
A.坡度 B.水分
C.热量 D.土壤
3.下列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与上图相同的是( )
A.武夷山 B.秦岭
C.太行山 D.阴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上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三种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下渗和蒸腾 D.蒸发和降水
2. 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降水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第25号台风“杜鹃”于9月29日上午8时50分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登陆后“杜鹃”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快速减弱,于当天18时,进入江西,强度减弱为热带低压。
描述“杜鹃”登陆后强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回答下面下列各题。
1.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2.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
C.地球的自转运动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
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