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如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日B点和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
 
,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2)一月份,图中ABCDE各点中气温最低的是
 
 点.
(3)从“五一劳动节”到我国的“教师节”,A点的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是
 

(4)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在A、B之间,则全球的极昼极夜范围将
 
(扩大或缩小),北京(40°N)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增大或减小),北京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将
 
(变化或不变化).
(5)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00,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专题:
分析:(1)正午太阳高度角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等因素.1月属于北半球的冬季,亚洲东北部受季风影响明显,气候寒冷.
(3)5月1日到6月22日,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自6月22日到9月10日,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以上日期北半球都是昼长夜短.
(4)地球上热带范围的变化与寒带范围的变化一致.
(5)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夜半球为18时到次日6时之间的地区.
解答: 解:(1)B点和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直射点到二者的纬度距离相同,所以直射点纬度为15°S;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从15°S 向南北两侧递减.
(2)1月属于北半球的冬季,A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D、E纬度较高,气温较低;E点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气温最低.
(3)从五一节到教师节属于北半球的夏半年,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昼夜长短的变化要分两个阶段.
(4)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变化与黄赤交角的变化一致,读图可知直射点移动范围扩大,即黄赤交角变大,得出地球上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由于二分日还是直射赤道,北京与赤道的距离没变,二分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就不变..
(5)图中相邻的经线相差60°,地方时就相差4小时.根据A点为14时,则18时为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从本初子午线到180°经线(地方时为次日6时)为夜晚的范围.
故答案为:(1)15°S   从15°S向南北两侧递减
(2)E
(3)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至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此后昼渐短,夜渐长
(4)扩大  增大 不变化
(5)

点评:本题利用经纬网示意图来综合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难度较大,既要熟练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和意义,还要正确读图获取重要信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距离地表5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飞鸟和池塘的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纵波,上下颠簸
D、横波,左右摇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
C、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

(1)如果A位置为二分日二至日之一,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2)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完成3~4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产生的现象是(  )
A、自西向东 昼夜交替
B、自西向东 形成四季变化
C、自东向西  昼长夜短变化
D、自东向西 昼夜交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没有提到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丙地多的原因主要是(  )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
B、甲地地面缺少高大植被遮挡
C、甲地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
D、甲地昼长比丙地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